手机看文章
关于幸福
如今抱怨的人很多,说“我们好象什么都有了,除了幸福之外”。好多人会问幸福是什么?我认为幸福是由三个词组成,物质、情感、精神。
首先说物质,“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一个家庭吃不饱穿不暖,连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长此以往很难维系下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有一天物质丰富了,那还不幸福死呀?
但为什么许多人在物质层面得到极大提升时,反倒觉得自己不幸福了呢?我想主要是我们长期把宝押在物质获得上,情感和精神两个层面不升反降。情感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依靠、是支柱。如果仅有基础没有支柱和依靠,你会幸福吗?
中国有个大学者梁漱溟,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解决三个关系”:即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老人说“三十而立”,其实就是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用现代话说,如果您没有房子,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没有一个不错的学历、银行里再没有一点存款,你连个媳妇都娶不着。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国家的改革,温饱、小康、翻两番,主要也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创建和谐社会一提出来,就变成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了。人到中年,你发现需要解决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多。你是人家的妻子和女儿、你是人家的父亲和儿子、你是人家的上级和下级;你是人家的对手和朋友。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会疲惫不堪,但必须解决好。痛苦在这里、幸福也在这里。
关于有用和没用
当下许多人感觉生活越来越乏味,因为大家都在做有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一般理解为与权钱名利有关就有用。结交朋友也愿意认识那些有用的人。当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有用时,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少了。
有人问我,咱中国啥时候可以得诺贝尔奖,咱们的GDP已经世界第二了。我说“等到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太关心诺贝尔奖了,可能就会得了。因为那时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别人的标准,而更多地在意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有些科学家、文学家都在做有用的事,做能够变现的、拉来赞助的、上项目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太有用了、太功利了,也就太没有长远追求了。
我们现在要求孩子 “别看闲书”。什么是闲书?在中国绝大部分家长看来,闲书就是与课本无关的书。我一直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只培养才,不培养人”。我的好多大的创意,都是看闲书或者发呆时的突发灵感。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去做无用的事时,有用的事情是做不到一定境界的。
《富春山居图》,诞生在浙江的富阳,古时叫富春。是画家黄公望70多岁落魄之际,耗时六七年画就,并把它送给了一个叫无用师的人。有趣的是几百年过去,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都烟消云散,唯有这幅无用人画的无用画,成了这个城市最显赫的标志。
大同的许多妇女都喜欢剪纸,她们闲暇时,把喜怒哀乐投入其中,一生就这样有滋有味的过下去了。如何尊重这些看似无用的人和事,值得思考。
关于好人和坏人
中国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我们许多人常会有某种“思维定势”:一件事情不是好就是坏、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对就是错。对好与坏、黑与白、对与错之间的复杂性体验不够,往往轻易地下结论。小时候看电影,好人坏人基本以长相分别,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道貌岸然的坏人,又有多少长相不好的善良人。
人如你我,都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关键是一个好的社会要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人心中那部分好的东西展现出来,不好的部分遏制下去。
现在的中国人不比以前任何时候差,也不一定比百年以后的人好。倒是一些社会环境中急需要改变的东西,逼迫人把人性中糟糕的一面显现出来,而好的一面又被抑制回去了。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是人有多好,而是迫于某种压力会抑制你的不好。
2011年中国人都在讨论两件事情;一个是老人跌倒没人敢扶,一个是小悦悦遭遇车祸无人施以援手。究竟是道德问题还是需要改革的问题?
先说老人跌倒无人敢扶事件,我相信大多数老人都是好的。之所以如此,更多是因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还没有形成全民族的覆盖。一个老人被撞,首先想到的是“我又给孩子们添麻烦了”。当然把施救者当成救命稻草本身不对,但归根结底还是制度保障问题。
关于小悦悦事件,我认为中国早就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14岁以下孩子必须有监护人负责。当前中国留守儿童多达几千万,他们的父母必须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多少孩子不得不在充满危机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道德问题讨论的同时,同样要看重加快国家相关领域的改革。
关于我和别人
现在很多国人都在抱怨,但从来是抱怨别人,很少反省和改变自己。其实,你不就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吗?”
我们经常可能看到的情况是:你到医院医生冷脸相待,你是老师可能把火撒到孩子们身上,孩子郁闷回家,他们的父母很难过,第二天各自带着郁闷的心情奔上各个岗位,继续传递这种愤怒与不满。
人有自私属性,不等于人只做自私的事。当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越来越明白“私与公要有一个分寸“。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当你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也会受益于别人。这时你就会慢慢地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现在好多中国人为名利奔忙,都是小私和中私,不是大私。当你真无私的时候,你得到的才是最多的。
我从不悲观,我认为此刻的中国正在发生一种改变:即由单纯的自我发展,变为渴望形成一种温暖的利益链条。“你我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只有改变自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