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购房究竟是向南还是向北?未来,南边、北边谁将成为太原房地产发展的沃土?未来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向如何?成了我们最关注的话题。
太原房地产究竟未来会向南还是向北,牵动了许多购房者的心。买房买预期,买房买潜力,买了后可以升值的房子是现在很多购房者的心态。
太原市房管局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说道:将来太原的房地产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似乎南城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北城。当然,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在内的。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南部毕竟是新城区,在过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所以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南城的发展速度会相对快一些。而北城区是太原的老城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各项配套已经基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相对于新建的南城来说,发展速度相对慢一点儿也属于正常情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北城将永远落后于南城的发展。
太原楼市,向南还是向北?
纵观现在整个的太原房地产市场,由于长风商务街的建成以及太原市政府的规划,现在许多楼盘都集中在了太原市的南边,恒大绿洲、万国城MOMA、富力现代广场、首开・国风上观、万科紫台、金域国际、十二院城等等国内一批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项目也都集中在太原市的南边。买房南边去,似乎已成为现在太原市民共同的心声。而随之太原南边的房价也水涨船高。
那么,太原的北边呢?记得曾经有一位市民向记者戏言:“太钢犹如一条巨龙横贯太原市的北面,它的存在,是太原北面永远的“伤疤”。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环境复杂,注定了北边的发展会落后于南边,所以,北边现在已成为购房者的弃儿。”
试想,经过大规模、高速度的开发之后,南城总有饱和的时候,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北城是否会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呢?这个谁都不好说。所以说,未来太原房地产会走向南部还是北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从房价的涨幅来看,这几年南城明显高过北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房投资已成为现今很多人的思想。买房买预期,买房买潜力,是现在许多买房人的思维。那么,是不是说南边将一定会是太原房地产发展的核心?未来南边的房地产将会远远地超过北边?
太原南城:新兴城区备受青睐
南边购房,现如今似乎已成为太原市民共同的心声。星河湾、恒大,精装房,大红本,已成为现在人们茶余饭后关于房子的谈资。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南迁,市政府路建成通车,省七大工程陆续竣工,太榆同城化加快了步伐,这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在告诉人们:南边将会是未来太原的城市中心。
而北边呢?虽说“北展南扩”的规划被同时提了出来,但是现在的现状是北边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南边。再加上太原北边有很多重工企业,环境质量并不是很好,所以,现在太原市的北边已经渐渐被人所遗忘,北边的房子也逐渐成为了普通购房者的“弃儿”。
翻开太原市的楼市地图可以发现,太原市的南面密密麻麻地集中了太原市的各种大小楼盘。随着长风商务街、亲贤商务街、星河湾、恒大绿洲、十二院城等在太原市南边的陆续建成,太原城市规划中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南迁,市政府路的建成通车,很多人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政府重视南面的发展,南面发展太快了,南面将来会是太原的城市中心。所以,买房一定要到南面,将来一定会升值。
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间,太原的南城变了。长风街两旁的商业大厦、写字楼、大型楼盘拔地而起,高档购物中心一个接一个地开门迎客,大型餐饮企业的相继落成,亲贤北街无假货示范街的挂牌,龙城新区的批准建设,龙城大道的建成通车,山西大医院的建设,太榆同城化的步伐加快,榆次大学城的奠基动工,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政府注重南城,南城要飞速发展了,南城将会是未来的城市中心。
凡是老太原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几年前的长风街可以说是一片荒芜,除了几座形单影只的高楼之外什么都没有,而在长风街上比较像样的房地产项目也只有 “丽华苑”了。长风街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长风街再以南的 “小店”了,用人们的话说,小店就是个村儿。当时的很多人大多不愿意把房子买在南城,认为那边的环境不是很好,医疗、教育相对于北城来说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很多人还有这样的心理:省、市行政机构基本都在北城,北边才是太原的城市中心,杏花岭区、迎泽区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太原市。所以,买房一定要到这两个区――― “太原市的市中心”。#p#副标题#e#
众多房地产商进入南城成新宠
伴随着政府规划的支持,市政建设的逐步到位,闻风而动的房地产商也加入了南城开发的行列。打开太原市的楼市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南城集中了密密麻麻的大小楼盘。除了一些城中村改造的项目之外,恒大、万科、十二院城、万国城MOMA、星河湾等国内的一线房地产开发商也在南城争相拿地开项目。
伴随着大房地产开放商的进入,精装房、大红本、园林景观、相关配套设施的理念也被引入了进来。随着这些新鲜事物的引入,南城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正如一位市民向记者说道:“前几天在长风街上看了一个楼盘,就只有区区的两栋楼,地基都还没打,但是现在已经卖到了7000元/平方米。为什么会有这么贵呢?因为人家楼盘的销售人员说位于南面的楼盘都贵。南面是未来城市的商业中心,随着政府的不断支持,南城将来会越来越繁荣,当然了,房价也会越来越高。现在南城的房价都是五六千元以上的水平。”
太原北城:传统老城 浴火重生
如今相对于南城欣欣向荣的景象,北城要清淡很多。翻开太原市的楼市地图,除了富丽城、恒大名都、天朗美域等项目在开发外,基本上没有太多动作。相较南城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市场局面,北城要“低调得多”。如今的府西街、五一路、解放路虽说仍然是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但是在这车水马龙之外,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新建的楼盘、新建的商场、新改造的道路。
由于太原北城是传统的城市中心,柳巷商业区、府西街等的发展现在已经接近了饱和。虽说在太原市的城市规划中把未来北城定位为闲适的生活区域,但是由于业已成型的许多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现状是:北城最集中的仍然是太原以前的低矮建筑,道路设施依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现在,在许多太原市民眼里,太原北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在离单位近的地方已成为了 “过去式”。代之而来的是,生活要讲究品质,要住在风景怡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
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形成困局
为什么不在北城开发项目?在北城开发项目究竟有什么难度?在问到这些问题时,许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向记者讲道:我们不是不想在北城开发项目,而是难度太大了。
北城与南城不同,已经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商业、住宅现在已接近饱和的状态。如果想在北城一个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拿地,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拆迁。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拆迁是一个最最头疼的。太原万达所处的位置是不错,但是拆迁却给万达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太原毕竟不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的一线城市,还有很多的土地是农田,而这些土地又大部分集中在了南城。所以说,相对于拿地、拆迁、再开发的北城来说,更多的房地产商愿意选择政府支持、不必过多拆迁的南城。
南城的发展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是不是北城太原市就不重视它的发展了呢?就此,记者询问了太原市规划展示大厅的相关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早在2007年,太原市就出台了整个城市的规划,整个规划以南北城同时发展、适度加强南城的“大太原”为基调。随着规划的出台,各项市政配套也被提了出来。
太原规划南城“大太原”为基调
在太原市的规划中,长风新区被提到了首要的位置。长风新区位于太原市中心区西南,濒临汾河,规划范围北起长风西街,南至南中环街,东临滨河西路,西至新晋祠路,面积约2.54平方公里,这是我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区域,分为会展商务、文化艺术博览、市政中心以及商务办公四个功能区。
其次为汾东新区。汾东新区是中心城区外城市南部重点建设的新区,东起武宿机场,西至汾河,北起风峪沟、高速环,南至北格、刘家堡,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未来重点产业的集聚区。这里将依托小店镇的基础设施、经济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教育园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及武宿机场、太中银铁路和208国道便利的交通条件,建成南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区、新型综合区。该区的行政商务中心区沿大运路布置,与汾河西岸的晋阳历史古城呼应。区内的轨道交通自北向南沿大运路下面穿过,向西与晋阳新区连接,形成两横一纵的快速路,五纵五横的主干路。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在太原市的城市规划中,南城的相关市政配套主要以新建为主。#p#副标题#e#
北城规划 以稳定巩固为主
在大力发展太原市南城的基础上,太原市提出要加快推动北部区域的发展,规划了北部区域,顺应城市“北展”。规划范围北起北高速环(含上兰组团),南至兴华街、北涧河一线,东起东山过境高速,西至西外环高速,面积约147平方公里。北部区域将依托尖草坪、杏花岭、万柏林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不锈钢园区、太钢的产业优势,汾河等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打造成为集生态产业、居住、商业、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太原特色区域。
另外,在规划中还将对漪汾桥、胜利桥进行拓宽改造。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原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北部区域的发展知识被笼统地提了出来,并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并且重点是集中在了维护改造之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太原南部区域侧重的新兴城市,所有的市政配套、商业配套都为新近建成,目前还处于不是很完善的阶段;而北部区域,由于是传统的城市中心,商业、住宅目前基本都处于饱和,相对于新建的南部区域来说,发展会相对缓慢一点儿。
北城南城差距不大
现在所有的开发商,无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想在南城拿一块接近市区的地,但是已经开发到了机场大道,甚至是榆次边境,根本没有任何生活配套设施,想来一趟市中心的柳巷商业街(杏花岭区),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有车,开上20多分钟,连堵带等地到达,换来的只能是高昂的油费,条件稍差一点的只能是倒公交车。
一位市民张先生跟记者讲道:单从房价上来看,南城的房子盖得好,盖得多,所以房价也不是“盖”的!从升值角度来看,南城区的空间好像已经很小了,因为它完全不符合太原市民的基本收入,导致好多年轻一族以至于给儿子攒了半辈子钱的家长成了彻底的房奴,演变成太原版《蜗居》,所以我感觉,北城区的房子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些很大的看点和期望。并且从2006年开始,富力和恒大开始在北部拿地开发项目。尤其是富力城在当时可以算是太原数一数二的大盘。要是北城没有发展潜力了,这些大发展商还会在北城开项目吗?
在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眼里,太原南城与北城的差异其实并不大,所欠缺的只是太原市政的一些“关怀”。其实,凡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都见证过太原的发展史。首先,太原早期最南边也就是亲贤街,再往南全是农业用地,根本没有长风街、学府街以至于高新开发区之类的。但是随着北城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来人口的密集性扩大,政府不得不将城市用地向南边的农业用地去拓展,而恰恰正是以杏花岭为中心的北城区(尖草坪区)又以重工业为主,所以不得不去大力开发南城,才导致近十年的时间,政府开发南城区的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而造成了一边倒的情况,以至于南城的房价与日俱增,甚至涨到现在的五六千的水准,已经超出了老百姓的心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