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大同
从2008年01月,任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开始,在大同市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城建风暴”(参《争议大同市长耿彦波:万人签名支持其工作》),一时间成了大同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大同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这给擅长挖掘文化遗产商业价值的耿彦波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是一个能够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能干大事、能成大事的好地方。”履职当天,耿彦波表示,大同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他一来就一头扎在城建里。”大同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同生说,耿彦波对城建特别内行,办事效率很高,十几年拆不掉的“老大难”哗啦啦都拆了。
耿彦波在大同城建方面的一个大手笔是,恢复大同古城面貌,其中包括修复周长6.5公里的城墙。大同市区残留的古城墙随处可见,为了把它们连起来,原址上一些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必须拆除。这也是耿发起城建“风暴”的一个原因。
“争议”市长
围绕耿彦波的一系列大动作,当地人很快分化出“挺耿派”、“疑耿派”两大阵营。“挺耿派”说,大同太需要这样的城建大手笔了。
20多年前,大同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又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入选国务院公布的13座较大城市,但当地人形容大同城市形象时,调侃说:“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 大同正在落实第三版城市规划(2006-2020)。新版规划确定大同城市人口135万人,建设用地127平方公里,包括三个组团:十里河以西是以同煤集团为中心的工矿区;御河以东为新区;两河中间是需要保护的老城,也是的市中心。
为强化古城保护,疏解老城人口密度,规划确定以御东新区为重点,向东发展。也就是说,大同城市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个需要突破的关口,而要实现这种战略性转变,整合城市功能向东迁移。
大同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明君表示,没有这种力度,大同的城市面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疑耿派”则对耿彦波做事的合法性表示质疑,同时担心耿彦波的激进手段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此前,有干部曾向耿彦波反映拆迁难。耿彦波的回答是,把利益让给老百姓,拆迁就不难了。但是拆迁户最关心的拆迁补偿方案,还在研究中。“争议比较大,具体的补偿办法一直定不下来。”侯同生说,如果真像市长所说让利给群众,大部分人是会满意的。对这些争议,耿彦波在上任之初就表明:第一,着眼长远,做好规划,绝不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第二,做事要经得起考验,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
至于大同的城市建设方针,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办多少事,找多少钱?耿彦波选择后者,主张以资源的资本化推动城市建设。
时至今日,大同的城建还在轰轰烈烈的推进,只是耿市长的调离让大同百姓觉得没了主心骨。2月17日大同市民顶着凛冽的寒风在东城墙广场集会,签名挽留耿市长。大家这么做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这位把工作写在大地上的市长的感激与不舍。
本文由0352房网独家首发,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上一篇:耿市长春节调任太原 重读《大同赋》之大气恢宏
下一篇:大同三千到五千热盘详情 满足置业者购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