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月17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做重要讲话。
银监会2011年工作会议强调 继往开来 锐意进取 再创银行业监管工作新辉煌
1月17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做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针对银行业潜在风险凸显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银监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会党委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银行业各项指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的难得机遇,注重把握主动权,加强前瞻介入监管,积极引领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目前,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逐渐进入日程,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重点领域风险得到及时预警和有效防控,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得以继续保持。
——周密部署、反复协调,防控重大系统性和代偿性风险取得新成效。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范清理和风险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平台贷款相关风险得到有效遏制。“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全面落实,从源头上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坚持以房为限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成效明显;坚持密切跟踪经济金融形势,定期监测分析产业行业风险,督促银行业准确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果断规范银信合作,全面风险管控取得积极进展;加强与境外监管当局的协调,大力加强风险的防范与处置。
——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优化信贷结构,信贷投放平稳有序。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前实现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深入落实“六项机制”,研究差异化监管政策,督促加快专营机构建设,小企业贷款增量和增速明显提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应对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提供有效支持,积极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大开发,支持新疆、西藏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视加强对民生领域信贷支持方式的研究,引导加强对廉租房、公租房及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支持。银行业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有序推进;与港澳台地区银行业合作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两岸银行业互设机构迈出重大步伐。
——系统评估、开拓创新,监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监管法规工具不断丰富完善,法规清理和法规制度后评估全面开展。紧密结合国情,积极推进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引导银行业注重内生积累、强调股东持续注资责任,优先补充核心资本。监管方式方法持续改进,银行风险早期预警(REASS)和非现场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现场检查系统(EAST)得以推广。国际监管合作中的参与引导能力继续增强,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制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建和内部管理达到新水平。不断完善党建治理结构,全面加强党建各项工作。开展“四比四创”、“党旗飘扬在监管岗位上”等“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
会议认为,回顾和归纳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四个坚持”:坚持科学审慎的监管理念;坚持守好风险底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国情,着力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扎实的工作作风。
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2011年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监管政策的前瞻性深入性有效性,着力增强改革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稳健性,着力布控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强调,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密防范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会议指出,对平台贷款,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并按照既定部署加快存量分类处置。要落实贷款“三查”,加大对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及其责任的督查。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要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认真清理规范银信合作业务,要加强“防火墙”建设和并表管理,确保成本对称,坚决禁止监管套利。规范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严格遵守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原则,防范“不当销售”,确保信贷资产转让真正服务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真实需要。#p#副标题#e#
会议强调,要抓住“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不放松,及时系统总结推广去年实施的经验;抓贷款精细化管理,科学签订合同,强力推进中长期贷款合同整改工作。继续狠抓案件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明确案件防控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要规范开展代理业务,继续规范信用卡、理财等零售领域,加强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强化内部管控。合理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股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改革,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信贷科学合理投放,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主动增强预见能力和应对水平。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模式、加快建设进度,继续大力提高金融服务薄弱乡镇的服务覆盖面和满足度。继续优化小企业金融服务差别化监管政策,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水平,进一步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支持小企业的能力和积极性。加强对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实施审慎和科学有效金融支持的研究。
三是科学完善工具方法,持续提高监管效能。抓好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工作重大部署的落实;抓好新监管标准的完善和实施,科学制定监管有效性建设中长期规划,优化完善监管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科学有序地抓好并表监管。#p#分页标题#e#
四是抓好党建和内部管理,落实党建治理结构责任,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做好群工工作。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主持会议,银监会党委成员、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出席会议。各银监局负责人和银监会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12日,银监会召集工、农、中、建、交、国开行6家大型银行,就当前和今后的保障房建设举行新闻通气会。银监会负责人称,在把握风险和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并称,保障房建设与三农、中小企业等是未来信贷调整的方向。
银监会自2008年,会同央行制定了两个具体的政策性文件保障经适房和廉租房贷款。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适房开发贷款余额751亿元,同比增32%,高于全部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幅8个百分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余额198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部个人按揭贷款增幅10个百分点。
银监会负责人解释,由于保障房种类较多,之前的统计涵盖不全,因此未披露限价房、廉租房、公租房等贷款余额,但今后将完善统计制度,扩大统计口径。
银监会称,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是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
也要注重“商业可持续”原则,对于在开展保障房贷款中遇到的风险缓释不足、还款保障难以落实等实际问题,银监会下一步将加强与住建部等相关部门沟通,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在银监会部署相关要求后,建设银行公司部副总经理刘守平表示,2011年,该行拟单独安排保障房贷款新增计划,将普通商品住房开发贷款业务与保障房开发贷款业务区别开来,差别化对待。
建行公司部人士也表示,目前保障房新增贷款单列计划基本完成,近日将提交董事会讨论决定是否执行。并称,根据计划,将在2011年加大保障房新增贷款规模,同时,对普通商品住房开发贷款,仍将延续2010年的“名单制”。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12日也表示,2011年国开行将安排保障性住房新增贷款规模1000亿元,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