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马面因外观狭长如马脸而得名。城墙上的马面建筑也是一种防御工事,亦有着敌台、墩台的叫法。遭遇敌军攻城时,向外突出的马面与主城墙相互辅助,将士从侧翼用弓箭射杀攻城者,从而消除城墙下的防御死角。
8月7日,记者在大同北城墙西段保护修复施工现场看到,一处马面基础经过发掘,已清晰显露。马面的土衬石保存完好,土衬石上大多保留有数层包砖。
在施工现场,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马面基础的宽度约为23米,距离城墙近13米,其大小规格与大同市已保护复建完成的城墙马面相吻合。由于马面基础上方原先有平房等建筑,使其得以完整保存。
这一马面基础传递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据悉,保存如此完整的马面基础,在大同市古城墙修复中尚属首次发现。
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这一马面基础还包含了众多历史信息。由于马面基础中的土衬石规格不同,保留下的包砖也是大小不一,加之包砖砌法所留下的痕迹,说明与其他地方发现的城墙遗迹相比,其建造手法尚不完善,表明这一马面是在明代大同城池修建初期建造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大同城池的修造是从北城墙开始的。
保存如此完整的城墙马面基础,在东城墙、南城墙的保护修复中没有出现。这一马面基础的发现,为确立北城墙的墙体基础平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据介绍,在北城墙的保护修复过程中,这一有着重要价值的马面基础将得到原样保留,保存珍贵历史。
上一篇:大同市清远西街道路施工建设主体现已全部完工
下一篇:大同市惠民西城安置小区居民轻松畅享惬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