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同紧紧抓住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使大同成为全省综改试验的先行区和转型跨越的示范区,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城市优美、充满活力、幸福和谐最具特色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实现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大同的宏伟目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建设经济发达的新大同
其标志是:以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低碳新能源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多元产业支撑格局基本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全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21亿元,平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30.3亿元和131.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力争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前列。
建设文化繁荣的新大同
其标志是: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历史名城文化内涵充分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支撑转型跨越的大产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力争打造出在全国乃至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大同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城市文明的灵魂和引领发展的动力。
建设城市优美的新大同
其标志是:以建设生态强市为目标,城市公共设施和载体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县域城镇建设特色突出,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快。力争把大同建设成为现代气息与古都魅力相融合、园林景观与精美建筑相映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最具特色魅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
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大同
其标志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政府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环境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提升到新的水平。
建设幸福和谐的新大同
其标志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大幅减少,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力争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389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年均增长15.1%。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创业活力明显提升,社会管理全面加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上一篇:大同市善化寺展现百年泥层下古代壁画神秘谜团
下一篇:华严寺展现华夏之最 将正式对外开放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