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大同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展现社区建设新风貌

2011-09-08  来源:0352房网  编辑:狄海霞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组成细胞,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社区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居民居住点,而变成了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在城市基层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建立起具有大同特色的社区工作机制。市政府将社区设置及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的社区建设专项经费不少于400万元。通过民主选举和公开选聘,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社区干部”的目标也已经实现。

大同市龙园小区
大同市龙园小区
 

  近年来,大同市社区设立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特困家庭,照料空巢老人,化解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纠纷和矛盾,开办电子阅览室,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随着各项工作措施的不断落实和相关工作力度的加大,大同市社区建设亮点频现,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和助推器。

  为破解社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大同市在社区建设方面坚持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对社区资源进行创新性整合,在采取措施与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共享、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对社区的医疗卫生、计生指导、劳动服务平台等有效资源进行整合,杜绝了过去的只挂牌不办事现象,充分发挥了社区的平台作用。

  目前,全市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9个,社区计生服务站150个,劳动保障平台38个,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室50个,社区救助服务热线68条,民政服务平台295个,社区电子政务便民信息平台28个,实现了居民与社区间的和谐互动,使社区服务逐步向全方位、宽领域迈进,一个集家政家教、商业网络、房屋中介、康复医疗、婚丧喜庆、治安综合、孤老残幼、早餐网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形式的便民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据统计,近年来,全市295个社区为3400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档案,成立了养老服务机构11家、星光老年之家37个,接受衣物、学习用具等各类捐赠救助物资价值64万元,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了有效救助。城区山橡社区探索出了“暖巢管家”和“异地养老”的新路子,解决了空巢老人饮食起居无人照料的难题;兴国寺社区设立了居民问题观察哨,及时发现纠纷,化解矛盾。

  各社区都设立了阳光警务区和居民调解委员会,维护了社区的治安稳定。多数社区建立了体育活动站、图书阅览室、文化之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教育楼盘热销成为大同市开发商当季有力吸引点
    下一篇:大同市同左路绿化工程即将完工成为古都新亮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