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等为代表的现存雕塑,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美,价值之经典,被艺术界公认为创造了中国雕塑划时代的高峰。
在近年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战略中,大同市依托历史遗存,把雕塑文化作为城市名片之一,让雕塑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中,全力打造雕塑之都,形成独特城市文化。2010年9月,我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共同命名为“中国雕塑之都”。2011国际雕塑双年展“花落”大同,正是对大同市雕塑艺术的重视与认可,同时也是悠久、经典的雕塑传承与活跃、多元的当代雕塑完美互动,对大同市“雕塑之都”形象和品牌的确立及我国雕塑事业发展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1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是我国首次以雕塑艺术形式命名的“双年展”。展览主题为“开悟”。展览为期两个月。双年展期间,围绕雕塑艺术,结合古都大同的文化发展,将举办一系列展览和学术活动,如以“以古开今,再造传统”为主题的“大同国际雕塑论坛”、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和评审等,推动当代雕塑与传统文化艺术实现交流互动。参展人从被提名的200位国内外雕塑家中挑选了88位参展,其中73名来自中国,15名来自其他8个国家,参展作品共计330件。这些出自当代国内外杰出雕塑家之手的作品,在材质、观念、形式风格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元化趋势,全面展示了当今雕塑领域的整体面貌和艺术水准。
耿彦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他说,国际雕塑双年展此次落户大同,是我市打造中国雕塑之都战略中一项影响深远的活动。在历史长河中,大同凭借高贵的文化身份和厚重的历史遗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曾创造了中国雕塑艺术划时代的高峰。
大同市秉承“传承文脉,弘扬文化”的思想,努力寻找文化亮点和突破口,提出了把大同建设成为“文化之城、艺术之都、朝圣之地、休闲之所”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做了大量工作,让文化兴大同、富大同、名大同,因此,这也是植根于两千多年文化厚土和生命基因的历史选择。
黎明、彭峰、耿彦波等分别就本次双年展的学术定位、举办意义、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化浪潮中打造特色大同等等,现场回答了《艺术中国》、《财经》杂志、《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美术》杂志、《山西日报》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耿彦波说,历史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永恒魅力,雕塑艺术是一个城市理想的养分,精神的能量,文明的情愫,情怀的表达。文化艺术大家带来的文化大气象必将给古都大同创造文化新高度和文化软实力,形成影响深远的城市精神感召力、品牌吸引力。他希望通过雕塑双年展活动,把雕塑的时代性、趣味性等特点与大同市的城市特色结合起来,让雕塑融入城市,让文化擦亮城市面孔、特色塑造城市品格,打造城市文化大品牌,让古都大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上一篇:金湖国际“MINI公寓”再掀大同楼市小户型风暴
下一篇:大同市深化文化体制发展 文化产业现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