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节、汽摩运动节、登山节、武术论坛、四月八庙会、杏花节、网络文化节、校园艺术节、乡土文化节、核桃节……这些确确实实在大同举办过的节庆活动不少都拥有“第一”的头衔,有着传奇的背景。随着报道的持续进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反响不断增加,人们慨叹,没想到大同有如此丰富、如此鲜活的节庆文化资源,早应该做出这样的梳理。
各色民俗节日呈现文化色彩
正月初八的大同庙会、云冈文化艺术节、国际雕塑双年展陆续在修复后的古城举办,其规模和档次均创第一,大同庙会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倍感新鲜。国际雕塑双年展则在古城与世界间架起一座文化之桥,让市民大开眼界的同时,真实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而云冈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向世界展示大同独特的名城古都文化、魏辽佛教文化、边塞卫戍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彰显大同的文化魅力。记者均以鲜活的笔触在第一时间跟踪报道,全景记录这些节庆活动的主旨、内容及进程,深层次解读它们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采访中,人们多感慨大同国际蒸汽机车节的停办,从1990年起,它曾先后举办过四次,在国内和国际已拥有一定知名度,其展品和活动设计新意迭出,在蒸汽机车历史陈列馆,来宾可通过电视录像了解蒸汽机车发展史,近距离接触我国最古老的蒸汽机车车头、19世纪的豪华车厢、国内现存最早的蒸汽机车摇铃、射灯及各类工具,同时蒸汽机车节发行了纪念封和邮票,开本地节庆活动同类活动之先河。
越挖掘越震撼。浑源县宣传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恒山的武术论坛和登山节能持续办下来,那么将为恒山的旅游增色不少。而更多的专家学者则认为,节庆活动是一个地区文化、经济活力的直接体现,它代表着某地的人文精神指数,传递着地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大同地区如此多的节庆元素,是历史的积淀,更是人文活力的彰显。
各色民俗节日受专家学者认可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由人来创造,同时也是为人服务。作为文化和经济品牌的节庆活动,会散发磁石般的吸引力,是构建地区文化软实力,拓展文化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一系列报道带来思考无可辩驳地证明一点,在未来大同文化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节庆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成功策划首届大同场地摩托车赛之后,一直酝酿组织大同汽摩运动节的陈小东对此深有感触,他对比内蒙古、河北、宁夏银川等省市同类型活动后,认为大同的节庆活动与节庆经济的打造应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外围做起,持之以恒地摸索展开,找到与地方实际和优势文化资源的结合点,再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们除慨叹外,还多了一分紧迫。他们认为部分节庆活动有再造和争取的价值,如蒸汽机车节、恒山登山节、武术论坛等,而一些节庆活动需要提质、扩大影响力,如高校的校园艺术节,而那些传统的节庆则应注入时代元素,并利用现代媒体造势,聚集人气,使之突破地域局限,真正成为大同文化产业的品牌。
大同的节庆活动在历史上曾经拥有丰富的内容,在熔铸城市精神、构建现代城市产业格局的今天,更应肩负起更重的责任,集纳多种文化元素,托起大同城市品牌。采访中,无论是专家、学者,都对节庆经济活动的现实意义给予明确肯定。
“没有一种载体能比它具备更强的感召力。”新年开篇之际,记者特意组织本地文化学者就此展开专题座谈,畅所欲言间,学者们把节庆活动与城市复兴大任相关联。随着古城修复性保护工程的进行,如何让固态的建筑真正焕发活力,成为发展道路上绕不开的问题,而节庆活动恰好可以承担相匹配、相适应的内容建设,展开大同丰富民俗的另一页。
上一篇:耿彦波深入工业园区保障玄武岩等项目顺利建设
下一篇:文瀛湖公园“文瀛诗会”辐射古都魅力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