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月30日9大标杆房企,单月累计购地金额达394.29亿元环比11月的297.9亿元增长了32.4%,标杆房企整体业绩良好,将在未来的拿地高潮中位居主力。
0352房网讯:虽然时值岁末,但房企在2012年12月拿地的热情依然高涨。通过对包括万科、保利、中海、恒大在内的9家标杆房企在12月出手购地的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0日,9大标杆房企累计购地金额达394.29亿元,环比11月的297.9亿元增长了32.4%,并同时刷新年内月度购地新纪录。
而房企对于热点地块的角逐不止体现在住宅用地,对优势突出的商办地块同样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公开资料整理发现,截至2012年12月26日,房企涉及商办土地的出让金约234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人士称,事实上,从2012年8月底开始,全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复苏,各大开发商均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而且地价及溢价率均有所上行,可见目前市场的主流开发商对市场见底的判断已经基本一致。他同时表示,地价对房价的影响也将再次出现。
随着销售回暖,房企在土地市场的近期表现屡屡升温,地王频现身。但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认为,房企整体拿地积极性还是低于2009年-2010年那种接近疯狂的程度。
2012年12月拿地的房企中,万科、中海拿地金额均突破百亿元,而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在当月表现较此前略有收敛,以97.97亿元的拿地支出位居第三。
通过拿地情况可以发现,2012年房企的经营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万科、保利、中海毫无疑问是以销定量,即根据销量来决定拿地规模,以期保持土地储备的恒定;而富力、恒大、华润、金地、绿城等房企形成另一阵营,其拿地规模明显小于各自的销售规模,略显保守,仍处于明显的去库存周期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地产,2012年采取了势头勇猛的扩张策略,拿地的规模远远超过其销售规模。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房企未来表现或将进一步分化,标杆房企由于整体业绩良好,仍将在未来的拿地高潮中位居主力;而一些中小开发商销售滞后,未来买地求生的情况将愈演愈烈。拿地趋势回归一、二线明显。
机构数据统计显示,进入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土地市场迎来供地高峰期。其中,10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3242宗,供应面积为13326万平米;而11月推出土地3949宗,推出面积为15513万平米;而进入12月,供地面积达到最高潮。截至2012年12月30日,全国26个城市共计推出土地5400宗,共计面积约21600万平米。
面对充足的供应,房企在购地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综合标杆房企拿地区域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发达城市占比21%,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线城市占比18%,由此不难看出,房企对于二线发展中城市青睐有加。
早在本轮宏观调控初期,由于限购约束较小,二、三线城市一度成为开发商的“避风港”。然而在一、二线城市迅速回暖,三、四线城市投资泡沫加剧的现实面前,以标杆房企为首的企业对三、四线城市未来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持保留意见,因此在选择地块时,也普遍采取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策略。
房企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经营,而一些中小开发商销售滞后,未来买地求生的情况将愈演愈烈。
上一篇:用影视的激情为您阐述大同楼市的深沉
下一篇:2013大同古都灯会加紧施工 市委常委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