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上个月杨澜演讲“寻找幸福力”之后,每月在云冈建国宾馆开讲的《市民大讲堂》,20日下午迎来了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
围绕“传统中国的道德、制度及现代城市精神”,这位以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见长、并在央视以《新说水浒》吸引无数国人的著名学者,首度为大同的城市精神把脉,并将之归纳为“开放包容崇实尚新”。
《市民大讲堂》气氛异常热烈,面对台下近千名热情的大同观众,原本安排坐着讲课的鲍鹏山坚持站起来与大家交流,一句“虽然没有高出多少,但起码是个态度,让大家看清我”,迎来雷鸣般的掌声。将近3个小时的演讲,他重点围绕“什么是城市、城市的功能、城市文明生存的两大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精神的可能对接等,引经据典展开论述,独到的理念、精彩的论证,不时被热烈的鼓掌打断。
鲍鹏山认为,中华民族有着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也有着运用制度的悠久历史。当城市作为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无序到有序的生存产物形成以后,道德就成为城市文明的最终体现,而制度就成为城市文明的最终保障。在追求城市文明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面对今天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我们决不能简单地进行古今对比,而应该放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加以理性的分析和应对,树立起必要的道德自觉和民族自信。
大同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文化非常深厚的地方,如果说汉代的盛世属于汉民族本身的盛世,那么隋唐盛世完全是各民族融合的盛世。北魏平城时期,拓跋鲜卑放弃自己原有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接受先进的汉民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的汉民族,最终的结果让鲜卑等民族汇入中华民族的大海,从大同、并州到长安,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隋唐盛世。可以说唐朝的包容、唐朝的伟大、唐朝的盛世,都有着北魏平城鲜卑族的巨大贡献。今天的大同,要将这样的城市精神发扬光大,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吸引世界的先进文化与成果,促成自身的发展与崛起。
上一篇:养老房也刚需 我市养老地产前期规划需要跟上
下一篇:三四线城市造城不能“大跃进”以人为本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