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同市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媒体从市老龄委了解到,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6万,占人口总数11.7%,而且,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非常普遍, 市民的养老保障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另外,住房是如今城市居民家庭最重要的固定资产,那么,靠房产能不能安享晚年?“以房养老”的模式靠不靠谱呢?
媒体采访了解到,“以房养老”的模式说来有30多种,涵盖范围非常广。比较标准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家庭向专业机构出售房产,该机构逐年逐月向老人支付款项,即“倒按揭”,以解决老年家庭的养老金、医疗保健费。如果老人较早去世,而该机构还没完全买下房子,子女可继承住宅的部分产权享受收益。
“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讨论。很多人认为“领取几年养老金后银行就把住房归为己有”这种模式在目前房价上涨的背景下并不合适。
对此,有关专家解释称“以房养老”不是大众产品,只是少数老人愿意接受的小众产品,是除了政府养老以外的一种补充。而目前能够尝试“以房养老”的人群,必须首先拥有房产,并且该房子有一定价值。其次,用于反向抵押的房屋产权必须属于老人自己。具备以上两点才有“以房养老”的物质基础。此外,适合参与“以房养老”的老人,常常手中多没有足够的现金,即没有固定的养老金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不够满足生活保障,这是构成“以房养老”的现实压力。
上一篇:大同楼市“绿色住宅”悄然兴起置业者趋之若鹜
下一篇:大同市禁止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项目擅自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