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其他城市或是火车上,和别人聊天中告诉对方自己是大同人的时候,对方总会吸一口凉气半认真的问“你家有几个煤矿啊?”曾几何时“煤老板”成了大同的代名词。外省人对我们的了解,仅此而已。不知道是耻辱还是无奈。
说实话,大同近几年发展确实走在了后面。以重污染的采矿业支撑的城市经济支柱暂时上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这种经济模式带来的必然是劳动力密集产业下的低收入人群密集。贫穷是罪恶的根源,看到很多朋友都批评着大同目前的社会环境。贫富差距加大,闲散人口、外来人口集中、经济产业模式单一,必然会导致腐败、犯罪、不平等、拉关系走后门现象的出现。
大同人在重污染高能耗的环境下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高发不下,生活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人口素质与日俱下,这都是落后的产业模式带给我们的恶果。
看看污水横流的街道,看看脏话不绝于耳的街市,看看一刮风塑料袋满天飞,黄土蔽日的天空,看看连在修车摊给自行车打个气都要抢气管子不给钱的“大油”,真的很痛心。
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那些发展迅速的城市,年轻人讨论的是怎么样赚钱、怎样接受培训,大众话题是旅游、理财。而我们大同,大多数年轻人讨论的是谁混的最油,西马路和站东的老大是哪一个。这就是明显的差距。
大同经济何去何从?是仍然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预支未来,还是充分发展地方特色,打造文明大同、旅游大同的名片?
我有以下几个粗浅的想法:
1、利用大同地处晋、冀、蒙、京四地枢纽的战略地位,改善交通,整合东关、南街、北站资源,形成全国铁路货运枢纽中心地位,鼓励物流产业的发展。
2、打造环保城市、卫生城市名片,以环境卫生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北岳、云岗、应县木塔、黄土高原自然风景形成一条旅游价值链,沿价值带动大同土特产产业。如黄米、小米、莜麦、豌豆等绿色健康食品的增值产业。
3、依托旅游产业带动特色餐饮,把大同的羊杂、铜火锅、刀削面、炸鸡、糕点、粗粮等做成产业化,以大同为中心,辐射到全省,前提是建立行业统一标准,打造优质饮食品牌。
4、规范和健全人才引进制度,这点是个幻想。大同每年输出的大专以上人才在全省也是前列,但是回大同的却寥寥可数,(说实话,谁不想回家啊)一个健全的、公正人才引进体系才是扭转目前人才匮乏的根本保障。人才流动加快,建立各专业优秀人才储备和交流中心,从大同往外输送重工业、机械制造业人才,引进环保、旅游、金融产业人才,形成灵活创新的人才格局。
5、同煤集团投资多元化。同煤集团绝对是资金雄厚的大集团,但是如果只从眼前利益出发,仅仅在采煤业上进行发展,总有矿产贫乏的一天。所以利用资金优势,投资旅游、日化、房地产、餐饮,不但可以使产业多元化,更代表一种社会责任感,可以解决就业压力、搞活市场经济大同老百姓需要这些煤炭带给老百姓真正的实惠。
6、高校资源挖掘:大同是省内除太原、长治外。拥有大型院校的城市,高校是科研、人才培训的基地,高校教师也有不少省内甚至国内的专家,利用高校人才结合大同实际,开展企业培训、社会实践等高校与企业互动项目,有利于人才的储备与发展,其实教育产业也是重要的GDP增长热点。
以上是我很不成熟的一些看法,请朋友们批评!
上一篇:大同三千到五千热盘详情 满足置业者购房需求
下一篇:体育局:2013年大同市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