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土地市场行情趋冷原因复杂,和当前严厉调控的政策环境有关,房企对后市的预期下降,买地意愿下降,资金链紧张,支付能力下降。此外,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方式、推地的节奏、策略、数量、结构有关。
上海某开发商告诉记者,政府的调控态度很坚定,开发商对房价预期开始变得不乐观,由于拿地后要等两三年商品房才能上市,开发商对后市普遍信心不足。
上海的土地出让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上半年上海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为336亿元,仅相当于去年的两成,出让的土地总面积为50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856万平方米,所有土地折合楼板价成交均值近6000元/平方米。而去年上海一共出让了567幅土地,出让总收入高达1524亿元。业内人士预计,上海的土地出让收入在连续多年创出新高之后,今年全年很有可能首次出现下滑。
北京的土地出让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6月27日,北京上半年共计出让各类用地113块,出让土地的总面积为1031.09万平方米,出让总金额为324.8亿元。出让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6%,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为120.3亿元,同比下滑75.4%。
此前地王频出的杭州市场也颇为冷淡,卖地收入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新低。今年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放缓,共卖地77.55亿,创下了近五年杭州主城区上半年卖地新低。而此前四年,上半年杭州主城区的卖地金额均在百亿之上,2010年上半年的卖地金额更创出250亿元新高。
方正证券统计,1-5月,全国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比去年同期下滑了5%。5月,一线城市的土地成交溢价率已回落至18.93%。
深圳今年上半年则只有5块住宅和商业性办公用地出让,出让总收入仅22.79亿元。
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相伴,土地储备贷款面临压力。2009年北京市土地出让收入约928亿元,2010年为1636.72亿元。2009年北京市完成土地储备开发投资1165亿元,2010年完成土地储备开发投资1470亿元,两者基本匹配。而根据北京市《2011年度土地储备开发计划》,今年计划安排土地储备开发投资为1000亿元,如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则土地储备贷款压力骤增。
地方财政压力骤增,导致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从地区来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至2010年底,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约2.55万亿元,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1万亿元,担保责任的2.34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1.67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锐减,随之而来的就是地方财政的吃紧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巨大压力。
有专家表示,在地方融资平台最旺盛的地区,土地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产,被大量收储,注入平台公司,目前这些地方恰恰就是资金最吃紧的地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部分是土地抵押贷款,很多还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如果土地市场继续低迷,地方的土地出让收益继续缩水,会使土地抵押贷款的债务开始恶化。一些地方的“铁公基”项目渐露违约苗头。
随后又有传言称大连将修改限购政策,自6月1日起在大连市高新园区及城四区内购买住房,认定房屋套数改为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该传言后也被大连市政府否认。就连限购政策最严格的北京,也被爆出拟放宽高端住宅限购的传言,后来北京市相关部门也出面进行了澄清。
中原地产北京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目前北京市场商品住宅库存相比春节前增加了1.5万套,库存积压影响开发商拿地积极性。1-5月,北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本年到位资金为2034.3亿元,由1-4月的同比增长2.2%转为下降2.6%,数年来首次出现下调。
鉴于土地市场的快速降温,以及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巨大压力,有部分业内人士担忧,下半年地方政府可能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上打折扣。
专家陈晟指出,一线城市是房地产调控重点城市,所以短期内没有松动可能性。但是二线城市迫切希望取消限购或者限购有所松动,有些地方政府希望在某些区域对限购令进行一些松动,但估计难以成行。
上半年各地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地方财政面临考验。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或面临一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上难言松动。
上一篇:北京半年土地出让约325亿元 同比降48%
下一篇:中海以10.4亿竞得武汉后湖十万平米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