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0年中央政府对楼市的系列调控,特别自从9.27国五条之后,一线城市纷纷亮出“限购令”,二、三线城市实行差异化信贷等政策,从理论上来说房价是应该得到一定抑制的。2009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政策导向,楼市成交量高涨,2010年政策由松到紧后,各地成交量普遍下滑应属正常现象。但实际上,房价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稳定或有所回落,反而出现上涨的态势。
以合肥为例,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合肥商品住宅共成交约7.9万套,销售面积约769万㎡,均价6166.6元/㎡,虽然成交量较09年下滑32%,但成交价格同比上涨近40%。作为二、三线城市,合肥市场情况并不能完全说明市场问题,但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楼市的一些现状,一线城市房价高企不下,二三线城市2010年房价普遍涨幅应在30%左右。对于2010年的宏观调控,目前普遍得出的结论是“来势凶猛、效果不佳”。
当然,政府最终统计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公布,估计最后的“实际价格”涨幅应该不会这么大。犹如2009年官方数据显示全国70大城市房屋价格指数上涨9%,而实际房价上涨幅度在20-25%左右一样。房价到底是多少?恐怕统计局是很难统计出来,因为计算公式还没有研究出来,普通买房老百姓可能才有真正的话语权。就拿合肥来说,目前城市最偏远的区域(属于城乡结合带)价格水平都在5500元/㎡,所以按照均价6200元/㎡来找房源那是少之又少,有是肯定的,位置肯定在二环外再靠外,房产证上的钢印要么是肥西、肥东,要么就是长丰,还有的盖的是巢湖房产局的章。
2010年各地住宅房价上涨幅度不一,笔者并非认为现在所有城市的房价都是虚高的。就拿合肥来说,6200元/㎡的房价,按照城市建设规模和力度、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来看,这个价格水平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笔者所担心的是所有数据的不准确,可能会造成调控政策与市场反应的不对称,以至于造成每次调控都觉得时机不准,政策滞后、效果不佳。
如果2009年,国家统计局最终数据是房价上涨20%,那么2010年政策调控应该至少向前推3-5个月。4月份政策应该在元月份出台,9月份政策应该在5月份出台,真的是这样的话,恐怕2010年房价应该有所稳定,部分泡沫严重的城市房价应该明显有所回落。
2010年10-12月份,央行连续两次加息后,面对通胀压力,普遍认为2011年上半年可能出现连续加息的情况。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房价上涨的压力仍在,市场需求仍刚劲,严厉的政策调控是不可能在2011年上半年放松的,所以更多的人关注房产税的出台。
房产税在我国已经酝酿已久,但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产税是否就是遏制房价的杀手锏?部分专家认为,国外房产税占财政收入的25-40%,而我国只有3%,如果加强征收房产税,一方面可增加物业持有成本,抑制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可为保障性住房获得资金补充,以改变目前仅仅通过土地渠道的局面。从抑制投资需求和建设保障性住房两角度来说,理论上是可以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
但是,国外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健全市场,其房产税体制是经历过市场的不断考验而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而反观国内市场,仅仅靠出台体制尚未健全、尚未接受市场考验的房产税,短期内根本不可能立马改变楼市凸显的问题。房产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从3%到20-25%之间的距离,远不是一年房价涨幅的时间跨度,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来培育和发展。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短期内,仍是以土地出让金为主,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仍将依赖于土地出让,所以说依托房产税调控楼市价格,短期内是不会立马见效的。
上一篇:加息或将持续楼市刚性成长
下一篇:2011年深度调控:住宅量跌价稳、商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