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离开原来那个资产管理公司以来,已经挺长时间不关心房地产市场了。不过我估计很多人沉浸在对所谓的金九银十的乐观憧憬之中,并且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房地产市场会有二次调控。过去12年,特别有了2005年和2007年两次调控,房价每次调控都再次报复性创新高的经历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之前形成的趋势没有道理不会再延续。
只可惜这种惯性思维没有从中国经济这个大局来看问题。9月29日晚上,有报道称,新的调控政策恰恰出台了,虽然只不过只有几个城市的几个楼盘再次出现“抢楼”现象。主要政策有: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原先仅针对于90平方米以上住宅)。同时各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将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
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紧张,人口众多,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非常需要一个在世界上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至少可以达到四个目的:大多数国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不断增长;解决不断增长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这样既可以推动经济、国防建设,还能给公务员加薪,增强执政能力;让一些特权阶层得到实际的物质利益。以第一个目的来说,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电视或是电影中还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有人在医院检查得了绝症,医生就告诉家属对病人封锁消息,并嘱咐病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可见当时,想吃点鱼、肉什么的,可不是想吃就吃的(可不是因为没有用冷酸灵牙膏而不能吃)。而现在,哪个医生还说这种话,就显得莫明其妙了。
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据说能带动60多个产业的发展。别的不说,就钢铁来说,1989年吧,邓公发表讲话,说当时外国人估计中国一年需要1.2亿吨钢材,但中国自己的产量只有6000万吨,其他的要进口。但现在呢,中国的年钢材产量在6亿吨,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十的9个国家的总和。最能立竿见影地促进中国房地产投资建设量的增长的,就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价涨了,投资也会持续增加,土地价格和地方政府的收入也会增长,各个相关行业的需求也会增加。再加上中国高速增长的出口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经济从GDP增速上看,当然一片欣欣向荣了。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必须的,不能因为一些房奴的痛苦就受到影响。这就叫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想一些房奴的痛苦,一些付不起首付的中低收入者的不满,一些炒房者加剧贫富差距,很多愚蠢的黑社会暴力介入拆迁的案例,个别父母无力为子女买房而自杀或咨询卖肾,这些最高决策层不可能一无所知。但相对于实际房地产市场上的公平,和中国经济较慢增速带来的麻烦,还是前者可以牺牲。这是中国房价自从房改以来,走了持续12年大牛市的深层原因。
从数据,或是具体的基本面来看,中国住宅价格大牛市的原因简单总结为以下11个方面:
1、中国经济高增长,购买力增强;
2、银行购房贷款从无到有,十年余额增长近100倍,放大了居民的购买力;
3、中国自1998年以来的低利率,和房贷优惠利率从基准利率的90%。降为85%,再降为70%;美国房价泡沫的膨胀正是在美国将利率降至1%以后发生的;
4、富人投资需求,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5、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安家,部分中小城市的居民和农民工在大城市安家,增加了城镇商品房的需求;
6、家庭小型化,原先一个家庭五六个人可能住一套房,目前年轻人很少结婚后与父母同住;
7、中国父母对年轻子女最坚定不移的购房资助;
8、上一个人口高峰,导致约2010年前的十几年,就业人口持续增加;上上个人口高峰的中年人,不少事业有成,手握现金,站在无房子女的身后撒钱;
9、房企、房产中介造成信息不对称,炒作房价。看看新疆喀什今年所谓的房价大涨,有个整幢买楼的谣言是如何快速辟谣的。但这是极个别的案例,只是因为新疆的稳定,比新疆的房价上涨重要得多。但中国住宅市场从来都是迷雾重重,根本目的就是房价的上涨;
10、房改之前,中国城镇住宅长期建设量都供不应求,欠下了历史旧账,房改后,需求集中释放,这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11、房改后,保障房建设几乎就是空白。
上一篇:黄祖斌:中国楼市泡沫已经无法继续膨胀
下一篇:暴力拆迁,再一次引发举国关注 别让强拆令发展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