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精了,不容易捉住。”楼市调控如果没有高压态势,没有连续性和有效的执行力,这群“练精的老鼠”是不会那么容易“俯首就擒”的,单单一个资金链的紧张也很难让地产商把高房价下的利润拱手让出的。
针对这样的局面,笔者以为,要想持续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并落到实处,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其一,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近年来,地方政府最擅长、最热衷推动的经济活动就是搞房地产开放,其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土地财政”。开发商面对日益加码的调控措施如此淡定、波澜不惊,其实也是看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不单单打压到自己,更直接冲击的是地方的“土地财政”。只要“土地财政”屹立不倒,开发商当可安枕无忧。
其二,治理、整顿银行信贷。
“98家上市房企债务总额达1.01万亿元,多数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那么,这些地产商的负债从哪里来呢?开发商的钱除了自有运作资金、民间借贷等渠道之外,恐怕大部分的钱都来自于银行的信贷。在中央执行趋紧的货币政策下,除了明面上的正常贷款之外,商业银行还有多少信贷资金通过变相的渠道转入了房地产市场?有关监管部门的心中是否有数呢?
其三,调控举措的长期性问题。
随着限贷、限购等调控举措的施行,京、沪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有一定下降,房价稍有企稳。问题是这些现象并不是市场运行的自然成果,而是政府调控手段的作用力使然。当前,一些房产投资、投机客被迫退出,房产市场资金流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断和抑制,可一旦政策延续性不足或者落实不力,调控效果必将受到影响。
其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同时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我们也无意把地产开发商当成“蚂蚁”在热锅上烤死。
上一篇:曹虹:主题公园蜂拥而至成地产独特模式
下一篇:李稻葵:地产市场将领导中国的前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