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说,“城里居民土地是国有的,但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可以转让,可以抵押,而农民的意见却很大,祖传的房子没有房产证,不能转让,不能抵押,连出租都困难。”
“农村的人带着老婆孩子,去城里打工,出去一走,把房子锁上,变老鼠窝了。他没有钱啊,进城以后,房子越来越贵,租也租不到,就钻地下室。北京一个房子的地下室,也没多大,住了16户人家,用纸箱隔成16间,所以北京有个词啊,叫鼠族,变老鼠了。这就是‘两个老鼠’的故事”。厉以宁以“两个老鼠”的故事开始了对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
房产产权上体现的不公平只是城乡差距成因中的一部分。厉以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三个“资本”上存在差距,首先是物质资本差距,农村居民因为没有产权而不能将祖传房屋进行抵押即是一例;其次是人力资本差距,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还有社会资本差距,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网络较小,不能对他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厉以宁认为,由于这三种资本上的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平等,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导致了就业不平等,从而造成收入不平等,进而形成生活的不平等,最后体现在下一代不平等,并由此开始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全面不平等的后果是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定化和职业的世袭化,工资、福利、提升机会和人力资本提升较好的“好职业”被城里人大量占据,农村人只能进入这四方面较差的“坏职业”中谋求工作。
“对策何在?”厉以宁说,“首先,必须要让农民拥有产权。房子、宅基地可以抵押,这样他就可以有第一桶金了;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均等,一定要分配教育资源;然后,让农民增加社会资源,这是靠自己闯出来的,鼓励他们去闯,让他们到市场拼搏,告诉他们重信用,慢慢他们就起来了。
上一篇:王韶:大禹治水是如今地产业的最好借鉴
下一篇:谭相彬:中西相结合才能调治楼市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