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牵头 成立3个“医联体”
发布时间:2014-06-11 来源:大同日报 编辑:木子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大同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大同市成立了以3个三级甲等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合理诊疗,这是媒体日前从市医疗联合体推进工作会上获悉的。
医疗联合体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居民就近选择联合体签约就医,在社区首诊,逐级转诊。为推进“医联体”
建设,市卫生局制定了《大同市医疗联合体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对“医联体”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合作重点、组建方式和工作要求作出具体规定。
此次组建的3个“医联体”分别是以市三医院为龙头,由新荣区、阳高县人民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和城区新建北路、振华南街、大庆路、西花园、西街、新建南路、开源街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合作单位组建市三医院医联体。以市五医院为龙头,由大同县、天镇县人民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和城区北街、东街、北关、南关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合作单位组建市五医院医联体。以同煤集团总医院为龙头,由南郊区人民医院、矿区中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和矿区煤峪口、新平旺、和瑞、平泉、民胜、新泉、口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合作单位组建同煤集团总医院医联体。其中,同煤集团总医院与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紧密型医联体,对中心所有工作任务负责。试点探索市三医院与城区新建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五医院与城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实现由市三医院和五医院各自负责这两个中心所有工作任务的目标。同时鼓励核心医院与民营医院合作组建医联体,实现优质资源互补。目前组建方式以松散型为主,条件成熟时组建紧密型医联体。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三级医院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专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服务;二级医院承担一般疑难、复杂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开展常规诊疗技术服务;乡镇卫生院和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工作。“医联体”建设将以管理、人员、技术、专科、信息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整合为切入点,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城乡对口帮扶,医师多点执业,双向转诊、预约诊疗,集中检验检测,开展远程诊疗和创新医保支付7个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全方位合作。实现“医联体”内管理、人才、技术等资源的纵向流动,着力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逐步打造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