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大同新闻 > “全面二孩”为何此时到来 消息一出网上热议

“全面二孩”为何此时到来 消息一出网上热议

发布时间:2015-11-10  来源:大同日报  编辑:史良

摘要: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近日,记者就市民热切关注的“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实施、如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采访。

  

  计生部门政策解读

  

  “全面二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市人口计生委有关负责人称,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三是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这些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以上种种变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实施?如何实施?……”针对市民关注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该负责人称,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在此之前生育二孩属违法行为,仍将征收社会抚养费。此外,市民需注意,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如果已经生育双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生或不生比较纠结

  

  这几天,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生还是不生?记者在自己8人的闺蜜群做了一个小调查,群里都是“75后”,1人未育,其他都生了1个。其中,只有1人明确表示要生二孩,还有二人处于“摇摆不定”状态,剩余的则坚持不生。

  

  小莹的儿子今年已经上二年级了。当年,为了儿子,她放弃了一份较好的工作,专心在家做一名全职妈妈。如今,老公表达出了想再要一个孩子的愿望,但小莹觉得,当初为了拉扯孩子,她几乎放弃了自我,与社会也脱离了,三个一起进入原公司的同事在这段时间都升了职。要是再生一个的话,就把大家目前的生活都打乱了,她又不得不放弃现在的工作。以她目前的年龄,再回到社会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就有可能永远做一名全职妈妈,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即使政策放开,我也不会再生了。”“80后”的段女士表示,不想生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压力。段女士算了一笔账,一年级的儿子每周的钢琴课150元,写字课100元,英语课150元,声乐课100元,这样算下来一周仅培训费用就500元,一个月就是2000元,“这些钱几乎抵得上我一个月收入了,哪敢要第二个啊。”

  

  “必须有好相处的公婆、能帮忙的爸妈、靠得住的老公、懂事的老大、足够的假期和富足的经济……”记者在对几位市民采访中,说起生还是不生二孩,受访女性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总结出若干条生二孩的“必备”条件。赵女士的孩子从出生后,由于双方父母不是年纪大就是身体不好,不能帮忙带孩子,把孩子交给保姆带她又不放心,因此孩子一直由夫妻俩带到上幼儿园。赵女士表示,其中的辛苦真是说一天也说不完,每天唯一的感觉就是像个陀螺一样团团转,她肯定没有勇气再生第二个了。

  

  不想生的各有各的担忧,但想生的或已经家有两宝的也有自己的美满。已经生了二孩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家里的独生子,成长过程比较孤单。去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她很幸运地怀上了二孩。老大从出生后,一直是由她父母照看,但怀上老二后,她母亲突然生病了,父亲要照顾母亲,老公工作又忙,家里顿时显得手忙脚乱。她每天挺个大肚子接送老大上、下学,学习方面一刻也不能放松,唯一的感觉就是累。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只要看着两个孩子的笑脸,尤其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的时候,她就觉得有满满的幸福。

  

  采访中,不少家庭考虑是否再生育,需要充分考量思想、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因素,如生二孩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就业压力和婚姻家庭压力等。

  

  产前筛查至关重要

  

  自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消息公布开始,我市各大医院的妇产科从网上到线下的咨询就开始明显增加。据市一医院产科网络护士长孙慧洁介绍,近几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寻求孕前指导的人数都有所增加。市民多围绕二胎与一胎间隔多久最好,叶酸、钙之类的营养素需不需要多补充,二胎坐月子有啥讲究等问题进行咨询。

  

  来自国家卫计委最新消息显示,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其中大约近六成为35岁以上。市一医院产科主任王慧青介绍这组数据时感叹,35岁以上意味着,生二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去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时,高龄生产的问题尚未凸显,“80后”妈妈占主导,年龄基本不超过35岁。一旦“全面二孩”正式实施后,高龄产妇尤其是超高龄产妇将增多,年龄集中到40岁左右。这对医生们来说极具挑战性,众所周知,超过40岁女性怀孕几率直线下滑,一旦怀上,无论对产妇还是胎儿来说,妊娠糖尿病、流产、胎儿畸形等健康风险均相对提高。而且,自从“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生二孩的孕产妇明显增加,但有不少人却并不重视产前筛查,他们认为“第一个孩子健康,第二个孩子也一定健康”。但事实上,从临床对胎儿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来看,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怀孕对母体和胎儿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生二孩的妈妈要充分重视这些风险,一定要重视产前筛查。专业的产前筛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基因检查和排畸检查等。

  

  王慧青表示,站在医学的角度来讲,不主张老大和老二的间隔太密,2岁以上为宜,一是可以保证第一个孩子母乳喂养到一岁,二是怀孕和哺乳期间,钙、铁等营养流失比较多,间隔2岁以上有助于妈妈恢复身体状态。此外,每个孕妇都有必要从孕前就做自我检讨:营养是否均衡,饮食结构是否合理,运动量是否适当,是否有出现高血糖、高体重、高血压的风险。特别是高龄产妇,因为年龄的原因,可能存在器官衰退的情况,糖尿病等孕期常见疾病更容易“光顾”她们,更要格外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治未病”的观念,孕前、孕中、坐月子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要寻找到一种自己能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到底,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页面展示相关文字、图片以及建筑设计效果图是对项目所做的示意表现,仅供参考,最终标准详见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文件、图则;所涉及面积段均为预计规划建筑面积,最终计算面积以房管局测绘面积为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