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在大同市公交站亭的玻璃窗上,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类小广告?“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线路查询”上面打着文明乘车的口号,并印有二维码,诱导市民扫描。
小编提醒大家,遇到这样的“便民”二维码,千万别轻易扫描,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据大同市公交公司的核查情况,广告上的微信号并非官方指定微信号,公司相关部门也并未开展过类似宣传活动,估计是有人冒充公交公司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小编认为,大家如果想要查询公交路线,还是要登录官方网站查询,切勿随便扫描街头二维码。
二维码目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手机扫码购物、扫码获取信息、扫码交友,甚至还有扫码追思先人。这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同时将我们的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置入危险边缘。二维码技术现已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之一。为了贪图一点小便宜,扫描二维码将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为数不少。

小心二维码陷阱 扫描需谨慎
那么,如何防止扫码诈骗呢?小编在此给大家提个醒:
1.扫描前,应先判断二维码发布来源是否权威可信。一般情况下,正规报纸、杂志上的二维码是安全的,网上不明来源的二维码需引起警惕。
2.扫码应选择带有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当扫到可疑网址时,会出现安全提醒;如果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安装的软件,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之后再打开。
3.遇到以打折、送礼等名义要求刷卡或扫描二维码的活动时,要理性对待,谨慎小心。
4.通过二维码订购的火车票别随手丢弃,谨防泄露个人信息,为他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