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最近几天,一口两米多高的铁钟惊现大同钟楼南侧,引来而不少市民围观拍照。原来它就是大同钟楼建设的“主角儿”,大腕儿出场引起如此轰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钟楼南侧大铁钟
小编了解到,从今年3月份开始,大同钟楼开始复建工作。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木架结构已完成70%,目前正在进行三层梁架的安装。梁架安装结束后,将吊装6600斤大钟。预计7月底大木架结构将全部完成,之后将进行主体墙砌筑、内装修等工作。预计10月底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2017年开始彩绘。
复建后的钟楼总建筑面积860.67平方米,平面正方形,立面三层三檐,总高度27.24米,凭栏望去,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的大同,古城中心位置四大街上,处处楼阁高耸。和阳街上建有太平楼,永泰街上建有鼓楼,清远街上建有钟楼,武定街上建有魁星楼。这些建筑,除了鼓楼仍在独守昔日的繁华,其余几处均遗憾被毁。目前,魁星楼已成功复建,钟楼和太平楼的复建工作一直为大同人所挂念。

钟楼资料图
太平楼历史上是大同古城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蕴含着大同人对世事安宁平和的祝愿。清末,慈禧太后为避庚子之乱西逃至大同期间,曾登太平楼取“天下太平”之吉兆,并称赞大同为“福地宝城”。

太平楼资料图
目前,太平楼一层外围砌砖、木构件的安装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7月10日工人将开始为三层上大梁,三层封顶后,顶层铺瓦工作将有序展开,预计10月主体工程全部完成,2017年将实施彩绘工程。
钟楼和太平楼两座鼓楼复建之后,将与幸存的鼓楼、已经复建的魁星楼一道,为我们还原古都大同风貌,重现“晨钟暮鼓”古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