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比较注重大城市问题,嘲笑发达国家大城市人满为患,力避出现这些问题。但是,这些年来,大城市吸附效应越来越强烈,就像一个超级磁场,将周边它所遇到的铁块都吸附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城市体积也逐步“肥胖”起来,内部竞争压力空前强烈,形成一个高压锅,很多人就在强烈的气流外泄中选择了喷薄而出,逃离中心城市,回到二三线城市。在某种情况下,高房价成为限制更多的人涌进城市的最后闸门,但是,这也给大量年轻人和弱势群体,带来了生活和精神的压力。房价于是形成一种鉴别选择的玻璃墙,你看不见它,但如果你达不到条件,你就很难在这样的大城市安身立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在一线城市赚钱,在二线三线城市买房,正是这样的想法的人太多,其次级城市的房价也随之上涨起来。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虽然房价涨幅回落城市增多,但石家庄、秦皇岛、丹东等二、三线的涨势却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也要求房地产调控必须跟进落实。资本和需求一拍即合,在三四线城市形成一种涨价风潮。像我那位主编朋友是早些时候逃离大上海的,赶在三四线城市疯涨之前置业,他所付出的成本就少很多。
不过,很多朋友还是指出,尽管逃离大城市有利于减轻生活成本的压力,但是,在机会上还是少很多,小城市的就业还是充满着关系网和潜规则,因此,想要在中小城市扎根立身也是不容易的。随着房价的扩散效应,中小城市破万的可能性也是大增,神州何处房价不涨?只不过涨得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就个人而言,那位朋友是成功脱离一线城市高压锅,但是更多的人只能在这里留守等待不可捉摸的机会,或者,这已经不是一个幸福感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的选择能力如何提高的问题了。这就需要政策,能够合理引导人才的有序流通,资本的有序流通,让城市化造福于国民,而不是将居民抛掷起来,找不到幸福的感觉,身边都是萦绕着“狼对狼”的残酷竞争气息。虽然写意的生活还取决于个人态度和观念,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化,能够为生民带来幸福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各种不幸的滋生地。
上一篇:如果房地产价格继续下滑 美国人仍视之为最好投资
下一篇:满墙拆字一夜间包含爆红振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