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2010年度的两张缴费清单上,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列出了106名窑厂主的名单,最多的缴费12.8万元,最少的缴费也有2万元。当记者问及这些砖窑厂均没有用地审批手续,涉嫌违法生产经营,为何国土部门还要收费,是否默认其合法性?王春雨没有回答。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和窑厂的“默契配合”,致使国家各级政府下达的“在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在临泉县文联院内的一处3层建筑工地上,建筑方负责人刘子红介绍说。
针对粘土砖窑泛滥现状,当地群众纷纷诉苦,“违法占地、毁地究竟谁来管?”由于砖窑厂属于非煤矿山系列,记者来到主管非煤矿山工作的临泉县经信委。该委负责人李成显表示,县经信委只能起到协调作用,而不能直接管理,因为采矿权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是其他部门颁发的,“我们什么证也没发,具体执法权也没有,你叫我们如何去管砖窑厂。”
安徽省经信委非煤办副主任丁楠生表示,从我国土地管理法关于禁止占用耕地建窑来看,有关部门给这些砖窑厂配发采矿权许可证编号,如果占用的是耕地,这本身涉嫌违法。砖窑厂大肆占地进行生产,国土部门一方面未审批,一方面却又大肆收费,这种行为肯定也是违规的。
“通过交钱,无证砖窑厂肆意违法占地,势必会严重践踏基本农田保护区,这与坚守耕地‘红线’背道而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原副会长程必定认为,砖窑厂沦为政府的“摇钱树”,释放的是危险的信号。
记者调查还发现,临泉县环保局6月8日下发《全县2011年1-5月污染减排情况汇报》,该县近两年并未出台关停粘土制砖类砖瓦窑业的政府文件。张文海也表示,2009年10月以来,县国土部门结合执法监察情况,按批次上报拟取缔关闭企业名单,但至今为止,县里关于砖窑关闭工作仍没有任何“行动”。
这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屡禁不止,其实就是利益作祟,政府部门只收费不监管,已经和砖窑厂形成了可怕的利益共同体。既然这么多部门收费,就是集体“默认”其生产的合法性,政府不出面监管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记者追问的违规砖厂的“收费行为”,临泉县国土资源局避而不答,而是将话题转移到对砖窑厂的取缔工作“难度”上。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东升说:县国土部门虽有对土地违法案件的受理、立案、查处权,但涉及到取缔关闭砖窑厂工作,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能执行,若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显然完不成取缔关闭的目标。
为了利益,国家的利益在这里微不足道,政策没有擦边球,何时关闭这些无证砖窑,我们将继续关注。
上一篇:土资紧缺全国仍现400多家高尔夫球场违建项目
下一篇:太原楼盘施工中的自由落体令周边居民深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