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怪村村委会主任刘建军称,因缺水,被推平的耕地虽近年产量一直很低,“小麦亩产约200斤。”刘表示,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会址等工程,将设在毗邻的魏各庄村现居民住地,“让魏各庄村民迁出,镇里是为了整合土地资源。
老少齐“倒班” 百村民护地
怪村被推平的玉米地里,车辙满地。数百米空地上,幸存的几根高粱有点“孤独”。地块北头,一块写有“基本农田保护区界桩”的石碑躺在泥泞里,光膀子的村民上前拿脚蹭去泥土,露出“NO. JZ010027”字样。
石碑西侧,20余村民指着身旁的架子说,“铲地的老和我们打游击,为了一眼看清哪有铲车,我们搭了瞭望台。”所谓瞭望台,其实是两米高的钢管铁架,上铺几块木板。
赵先生说,7月24日大雨后,村民发现,一夜之间,地里的庄稼所剩无几。
村民赵先生说,玉米地被铲之前,地块周围被圈上围墙,“我们以为这是村委会做好事,怕庄稼丢,还挺欣慰。”没想到,围墙建起后,他们发现玉米地的面积开始减少,“原来是为了掩人耳目。”
开始护地时村民只是“上白班”,10多个村民自发,白天地旁看守,早7点来,晚8点走。七八辆铲车发现规律后,索性把车停在围墙豁口处,白天休息。
推平庄稼没有补偿?
“村民变成‘两班倒’,一两百个村民轮换,上年纪的白天看,年轻点的晚上守,24小时不间断。”陈先生说,即便如此,还是防不胜防,村民打瞌睡的工夫,铲车就进了地。
8月1日凌晨两点,三四辆铲车试图驶入玉米地,被村民发现,村民奔过去阻拦,“这些人拿着棍棒吓唬我们,说谁拦着,就打折谁的腿。”村民陈先生说,虽然屡次和铲地者碰面,但村民始终未和铲地者发生肢体冲突,“我们只是不让他们进地。”僵持1小时,铲地者下车走人,村民继续守到天亮。
村民陈先生称,关于村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土地置换决议,他们在土地被推前从未得知,而且,要在被推土地上建小区,村民也没见到任何工程公示。
王佐镇政府称,怪村与魏各庄村置换土地前,都经过村广播告知村民。多名怪村村民称,他们此前没听到过任何关于置换地的广播。对此,王佐镇政府承认,建小区没公示,的确有些不合适。
多名怪村村民代表表示,村民并非不支持政府建设,“玉米、高粱都一人多高了,活生生推平,损失谁来补?”村民陈女士称,他们曾向村和镇里要求补偿,但未获回应。
8月1日,王佐镇政府表示,由于魏各庄村和怪村是平等置换土地,牵涉不到补偿问题。
上一篇:开发商大胆承认劣质工程 小区楼板建设跳过水泥
下一篇:土地高调回归新方式 加快保障房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