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今年全市工作总要求就是“争先进位,负重赶超”。
坚持“一个统领” 抓好“三件大事” 打好“四大硬仗”
今年全市工作总要求
今年全市工作总要求就是“争先进位,负重赶超”。争先,就是要高点定位,抢占先机,争创一流,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各项工作上争先进、当模范、成标杆;进位,就是要埋头苦干,超越自我,谋求突破,从市到县到部门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全省各类考核排位中位次前移;负重,就是我们背负着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包袱重、转型任务重,背负着承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财政压力,背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大责任;赶超,就是我们要直面困难,正视差距,奋发有为,负重前行,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好的发展效益,推动全市转型跨越。
今年全市发展方向
今年全市工作必须把握大局,抓住关键,做到坚持“一个统领”,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四大硬仗”,实施 “十大工程”,凝聚全市一切力量,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
认清形势 加快发展
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我市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良好发展机遇。当前,我市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型跨越的攻坚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我市既面临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的巨大压力;又面临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求放缓对我市资源能源单一产业结构的严重冲击;既面临着我市发展缓慢位次后移,如何遏制经济继续下滑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转型期利益交织、矛盾凸显,如何更好统筹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考验。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过程中,国家启动内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鼓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中部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我省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政策效应、资源优势、改革开放效应叠加放大;我市通过近几年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园区布局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批重大标杆项目、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相继进入实施阶段,产业转型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再加上全市上下目前已经形成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一切都为我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现在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必须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市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市面临的最主要矛盾就是发展不快,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差距非常明显。形成这个主要矛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转型步伐不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不够,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拉动作用没有最大地发挥出来;项目建设推动力度不大,落地少,建设慢,投产少,效益低,没有真正发挥出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严重滞后,总量不大,层次不高,贡献不足,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小;发展环境不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吃拿卡要的不正风气还普遍存在;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发展动力不强,压力不大,劲头不足,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此,必须认清这一矛盾的问题所在,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改进。
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工作的连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是一个接续努力、持续推动的过程,需要每一届党委政府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把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真抓实干上。因此,在推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在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上,就必须注重工作的连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必须坚持从科学发展的理念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城市未来长远发展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在稳定的前提下谋跨越,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稳定,保持工作措施的科学有效,保持政策体系的健全完善,保持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可持续。这是推动科学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我市的发展方向和总的要求。从我市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主要矛盾来看,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发展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用发展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问题。具体讲,在发展的把握上,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全面性。在发展的方向上,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转到加快发展上,转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在发展的重点上,就是要把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在发展的路径上,就是要坚持以工业新型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市域城镇化为承载、城乡生态化为品牌,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就是要对标一流,加快赶超,力争实现经济强市目标,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对此,我市提出一个总的要求,就是“争先进位,负重赶超”。争先,就是要高点定位,抢占先机,争创一流,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各项工作上争先进、当模范、成标杆;进位,就是要埋头苦干,超越自我,谋求突破,从市到县到部门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全省各类考核排位中位次前移;负重,就是我市背负着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包袱重、转型任务重,背负着承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财政压力,背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大责任;赶超,就是要直面困难,正视差距,奋发有为,负重前行,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好的发展效益,推动全市转型跨越。
坚持“一个统领”
目标: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取得重大突破#p#分页标题#e#
坚持“一个统领”——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总抓手,是山西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关键所在。我市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整体看重视不够、进展不快、力度不大、创新不足,没有发挥出转型综改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没有看到转型综改在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效。要实现大同的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领域,抓住转型综改这个政策红利,抓好转型标杆项目建设这个推进重点,先行先试、放胆前行,突出特色、缩短路径,在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上下功夫,加快完成我市转型综改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快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的“一市一板块”、 “一县一任务”先行试点工作,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循环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非煤产业多元发展,努力成为全省率先走出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示范城市。
抓好“三件大事”
目标:实现强市、富民和城市影响力的同步发展与提高
抓好“三件大事”—— 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办好国际太阳能赛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四化同步”,实现经济实力的跨越提升。发展不快、经济实力不强是当前大同最大的问题。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无论是人均水平,还是对外贸易,在全省排序均靠后,这就迫切要求我市必须把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实力作为头等大事。就是要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抓住重点,全面推进,在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双千亿”,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
第二件大事,就是要千方百计,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现居民收入的倍增目标。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482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元,增长14.3%,虽然增速都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但总体收入水平在全省分别位居第8位和第9位。因此,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也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就业规模,拓宽增收渠道,稳定增加收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让广大群众生活更有尊严、发展更有机会、利益更有保障,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件大事,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圆满完成国际太阳能赛事。2013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将在我市举办,这不仅是各国展示新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成果的良好机会,也是引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更是我市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广新型能源普及应用的良好契机。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好场馆、组织好赛事、服务好赛队、宣传好大同,以赛事促交流,以赛事促转型,以赛事促发展,真正办成展示我市新能源成果、展示美丽大同新形象的高水平国际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