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大同楼市——2014年十大关键词——农民工工资
发布时间:2014-12-24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晴天
摘要:年关临近,春节回家的火车票已开始出售,在大批的返乡潮中农民工占据了相当一部分,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农民工能否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农民工最期待的,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纵观
大同的2014年,大同的农民工又是怎样的呢?
拖欠派
拖欠农民工工资
在社会上,农民工处于弱势群体,涉及到农民工的话题总是层出不穷,但一旦涉及到讨薪就占据了媒体各大头条,大同的部分项目亦是如此。例如御河西路上某商业
楼盘因拖欠工资,农民工拉条幅在市委门口游行阻碍
交通;城南某楼盘被农民工贴上大字报“背井离乡为养家糊口,恶意拖薪请扪心自问”以警示
开发商;城西某知名楼盘因拖欠工资农民工自发到迎宾街市政府门口为自己讨回公道等等。这只是一部分的群体行为,有一些极端的个人行为也是存在的,例如爬塔吊、跳楼、自残等,无论哪种行为,这种损己不利人的做法,只能加大矛盾问题的本身,起不到解决问题的实质作用。
从客观方面导致拖欠农民工薪资层出不穷主要有三大原因:
1、 开发商。由于建筑
市场管理体系庞大,
建设单位管理不规范。于是项目出现了层层转包、环节增多、矛盾复杂化等问题。当资金出现问题不拨款时,单位拖得起,包工头拖得起,民工拖得起吗?当
工程款拨付时,分包商众多,最后到农民工手里的款项都不知道流向哪里去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农民工。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工本身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较淡薄,未与用人单位或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相当一部分都只是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务工人员拿不出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依据,致使权益受到损害。
3、 道德问题。个别用工单位或包工头不是没有钱,而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意、恶意拖欠或克扣务工人员工资。这种势头在近几年虽有所收敛,主要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压力和一些强硬措施的出台,但在个别地区、个别人身上仍然存在。
政府方面
对于每年的拖欠讨薪问题,政府都在出台
政策积极解决,例如
大同市今年为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大同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自11月26日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行动,对各类用人单位,重点是农民工集中的建筑、交通、铁路、水利、电力施工企业和非煤矿山采矿企业,以及加工制造等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等情况进行检查。截至目前,该支队已为423名农民工清欠工资649.6万元。政府积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
积极派
积极发放农民工工资
在一片声讨和质疑声中,总有一部分企业从农民工的角度出发,按时发放工资,甚至额外发放福利,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例如御河东路和城西某企业都按时发放农民工春节工资,该类公司重视对农民工正当权益的维护,对他们在工作上关心,在生活上关怀,在福利待遇上尽可能给予照顾,使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多年来公司从未拖欠、克扣过农民工的工资,用公司领导的话说,即使资金一时周转不开,他们也应想方设法优先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
农民工工资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开发商提高信用、农民工自我增加保护意识、政府积极配合解决、媒体时时共同关注,这样拖欠讨薪问题才能越来越少,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