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花了100平方米的钱,却买到使用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其余的是公摊面积?对于为什么要有公摊面积,执行的又是什么标准,这让购房者一头雾水,也无可奈何。

示意图
公摊面积是什么?
公摊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其中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公摊面积太伤人
很多自己不用的地方,也要出钱购买,很少有业主测量清楚了自家房子的公摊面积。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而百姓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
对于购房者而言,“公摊面积”的信息往往不透明。大多数购房者在按照“建筑面积”购买房屋时,对公摊面积的数字不知情,更不知道哪些公共建筑的面积被“摊”到了他所购买的这一户。实际上,区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的工作通常由业主自己完成:通过实地测量,算出“套内建筑面积”,由“建筑面积”减去“套内建筑面积”所得到的差,就是“公摊面积”。
甚至采暖费、物业费、契税等等费用,在“公摊面积”也要花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白花花的银子。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
1、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2、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3、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总套内建筑面积;
4、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示意图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是多少?
1、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公摊率为7-12%
2、7-11层的小高层公摊率为10-20%
3、12-33层的高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4、别墅类住宅公摊率为1-8%

示意图
让数据透明 让买家花钱 让他们明白
为了减少“公摊面积”,缩减公共区域可以吗?虽然小比例的公共区域会增加个人的实际使用面积,但太小的公共区域往往会降低生活的方便,可能导致公共区域狭窄和电梯狭小等问题,电梯变小,承载人数减少,在上下班用电梯高峰期时,等待电梯时间较长。
这个“公摊面积”有人觉得应该取消,取消之后的房屋面积单价上涨,之前100㎡的房子和取消公摊面积后,和套内建筑面积有80㎡的房子总价是一样的,这“公摊面积”取不取消好像都一样?
还有人觉得,“公摊面积”有可能会影响到开发商对房屋的质量把控,如果真的质量不过关,那谁敢去买房子呢?
未来公摊面积会取消吗?
“公摊面积”在房地产市场存在了20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消,既要稳定开发商,又要稳定已经买房的人。
小编觉得,要想解决“公摊面积”,可能会出现更加严格的标准,比如会取消与购房人无关的建筑面积,如:配电室、设备间、值班警卫室等,购房人只需购买与自己相关的使用面积,如:电梯井,消防通道等,尽量减少与住房者无关的面积混入其中。
要是能完善购房合同,严格标注每一户面积的明细,购房人可以自己核对面积大小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和公摊和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