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地产新闻 > 地上文物看山西——晋古建筑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地上文物看山西——晋古建筑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13-05-07  来源:0352房网  编辑:红兰

摘要:国务院近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943处不可移动文物榜上有名。山西以新增181处,总量452处均稳居全国第一,其中近80%的“新成员”为古建筑。

  其中,山西共有144处古建筑入选,一半以上为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古建筑。为加强保护,在“三普”中新发现的珍贵文物,如长子县宋代的小张碧云寺大殿直接列入了“国保”单位。

  此外,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的明清建筑,如太原清真寺、太原唱经楼、太原纯阳宫、太原文庙、中国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旧居、平遥古城市楼、晋商李家大院等,也入列其中。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早期建筑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了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特别是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5%以上。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这些早期建筑中有近80%的建筑面临墙体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等问题,依附于文物本体的壁画、彩绘等附属文物也有不同程度损毁。

  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山西南部早期木构建筑的整体保护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左右的专项保护资金,预计在2015年末完成对现有元代及元代以前105处“国保”单位木构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目前,已有40多处完工。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表示,第七批国保单位的公布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维护文物安全,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将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快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统筹安排。

  “更多古建筑成为国保单位,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提供实物支撑。”柴泽俊说,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流,从唐辽宋金至今,有些古建筑历经千年,是中国古代建筑辉煌文明的见证,每一件都弥足珍贵。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