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汉等于一个英国 中国多地搞城建靠卖地还债
发布时间:2014-02-19 来源:0352房网 编辑:微笑
摘要:武汉拟5年花2万亿搞城建,英国今后20年支出3.75万亿。如今的武汉已然变作一个大工地。上万个工地同时开工,每平方公里投资近亿元的城建规模,也令一名曾在武汉大学求学的外地学子找不到回校的路。
多名武汉市民表示大规模同步
建设影响到
交通和空气质量,
城市建设可以加强
规划,适当慢一点没有关系,当下的出行感受和长远的生态环境也很重要。
在这背后,则是武汉近年来有目共睹的城建速度。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武汉5年内的建设计划将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该媒体则称,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
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结构的支出相同,其资金和实力会使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自惭形秽。
但多重疑虑随之而来。武汉曾以2037.05亿元的债务余额,被指“中国负债最高的城市”,当地主要投
融资平台近期亦被下调信用等级。尽管官方仍对债务形势表示乐观,但2万亿元的巨额投入仍旧引发外界对于地方债务压力的关注。
另据统计,中国约有10个城市每年城建投资都在千亿规模,个个堪称“豪可敌国”。
一个城市与一个国家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三大领域,即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工业投资。前两者相加即为城市建设投资。以2013年为例,武汉完成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1301.14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05.60亿元,两项之和为3206.74亿元。
而据媒体报道,2014年武汉城建总投资将超15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破2000亿元。
据武汉市城建委主任彭浩此前介绍,庞大的城建投资中,政府财政支出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其他融资渠道包括利用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PPP(公私合营)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租赁、利用外资、民间资本等,发展各区融资平台资金等。
上述英国媒体在谈到武汉的城建蓝图时表示,仅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全国相仿。这座城市数以百计的
公寓楼、环城公路、桥梁、铁路、一个完整的地铁系统和第二国际机场都在建设之中。
地方债偿债隐忧
大手笔投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亦引发了外界对武汉负债问题的关注。根据财政部湖北专员的一份《对湖北省武汉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报告,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汉债务余额达2037.05亿元,负债率相当于国际通行标准的1.36倍,政府2年内每天需偿债1亿元。武汉因此被冠以“中国负债最高城市”之名。
不仅如此,2014年年初,中债资信发布了最新一期对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城投”)跟踪信用评级结果,将武汉城投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A-。
武汉城投是武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和武汉市政府城建投融资运作平台,主要承担武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投资和建设任务。
对于降级原因,中债资信在评级报告中直言:“公司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偿债指标有所弱化。公司未来投资支出规模仍很大,同时考虑到目前融资平台的融资
政策依然严格,且未来1~2年公司到期债务规模很大,整体偿债压力将增大。”
与此同时,武汉城投的
银行授信额度也大幅缩水,但其负债却在大幅攀升,负债总额已从2010年的841亿元升至2013年9月末的1117亿元。
中债资信称,武汉城投的偿债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武汉市政府财政资金(每年约50亿元)、路桥收费返还(每年约18亿元)、
土地出让收益等,但未来五年仍有约250亿元的资金缺口。
不过,康良智也表示现在的债务与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偿债能力是匹配的,但要制定合理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规律,把资金管好、用好,用出效率、用在该用的地方。
各地还债基本靠卖地
在武汉大举造城的同时,中国其他城市也在进行着令世界惊叹的城市建设。一些大城市每年的基础建设投资都在千亿规模,若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均达数千亿之多,个个不输武汉。
京沪方面,2013年
北京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85.7亿元,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则完成投资1043.31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19.59亿元。
天津市虽然没有公布具体
数据,不过去年7月当地媒体报道称,2013年上半年天津市共投资959.61亿元,推算天津一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在1400亿元以上,加上房地产1480.82亿元的投资,一年城市建设投资达到3000亿左右。
在“第三城”广州,去年完成建设改造投资2874.8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79.68亿元,也就是说基础设施投资大概在1300亿。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的深圳,城市建设已经相对成熟,因此目前可以投资的空间也比较小,去年城市更新改造投资仅358.34亿元。
相比东部,中西部的一些大城市建设后劲更显十足。比如重庆,去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962.1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12.78亿元,堪称“真土豪”。
长沙去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29.32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53.61亿元;郑州去年基础设施投资973亿,房地产开发投资1445亿元。城建投资力度均达到2000亿级别。
实际上,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抵押资产都是土地,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未来能否如期还债,与当地房地产
市场的好坏有关。
“现在很多地方领导恨不得在任上把所有
工程都搞完,有些领导为了政绩和GDP拼命建设,不管离开之后还能否可持续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旦房地产形势下行,那么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也会凸显。“全国都一样,所以地方政府往往比较反对对房地产进行严格的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