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房企拿地谨慎 一线城市土地“贫富”分化
          发布时间:2014-09-12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木子
          
         
        
	摘要:近半年来,楼市成交清淡的现实下,房企在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土地市场,表现出“集体谨慎”的特点。与此同时,一线城市一些优质地块一旦入市,仍旧遭遇“疯抢”。在这种背景下,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近期呈现出流拍与地王并存的贫富“分化”现象。
	 
	    集体谨慎
	    2014年以来,持续清淡近半年的楼市成交,正在持续向土地市场传导,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均出现了
降温,房企的拿地决策也显得颇为谨慎。
	 
	    中原
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
数据显示,8月份20家大房企拿地总金额仅为99亿元,其中拿地最多的为保利与融创,其他房企均在土地市场保持克制。9月份首周,20大房企出现“零拿地”现象。
	 
	    从趋势上看,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4-8月连续5个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周围徘徊,2014年前8个月,20大标杆房企合计拿地仅1829亿元,相比2013年同期的2946.2亿元,减少了1117亿元,同比减少幅度高达38%。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标杆房企减少拿地,主要原因是减少
库存,他预计,9月全月成交土地额度继续徘徊在低位,下半年房企拿地有可能继续萎缩,全面进入保守状态。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则分析称,房企缩减拿地规模,与现金流有关。受资金紧张影响,上半年上市房企大都减少了新开工面积和拿地规模,目的显然是减少现金流出。
	 
	    兰德咨询统计了138家A股上市房企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情况,结果显示,有21.7%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47.8%的企业超过70%,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企业仅有21.7%。此外,受上半年
房贷政策收紧影响,除了绝大多数中小型房企资产负债率上升,标杆企业负债率也有所上升。截至6月30日,万科的资产负债率是78.93%,同比略增0.93个百分点,富力净负债率82%,同比增加了24个百分点,阳光城[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的资产负债率是89.7%,净负债率高达488%,大幅增加了284.8个百分点。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则认为,在房企资金链逐步紧缩、对后市悲观预期加剧的双重作用下,
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拿地态度更为谨慎与务实。
	 
	    贫富分化
	    进入8月,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低温状态。深圳土地
房产交易中心信息显示,深圳8月共有5宗
土地出让,其中前海占了4宗,土地出让金共计38.69亿元,同比下降超过60%,9月则仅有2宗土地出让,与往年相比,土地出让数量明显偏少。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8月20日,
北京市已经出让各类土地108宗,成交总价为1430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51.5%,
规划建筑面积为去年同期基本相当。此外,与往年不同的是,2014年北京市整体土地市场先热后冷的特点明显,5月以前成交的经营性用地和其中
住宅类用地的溢价率为43%和37%,而在土地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空白后,7月以后成交的经营性用地和其中住宅类用地的溢价率则分别下降到21%和11.5%。
	 
	    淡市下,受资金和未来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开发商拿地谨慎,但如任志强所言,一线城市仍有一些地块“打得一塌糊涂”,个别“性价比高”的优质地块的入市,仍旧引来房企“疯抢”。
	 
	    郭毅则预计,下半年若无来自房调政策以及信贷政策层面的放松,楼市下行趋势仍将持续,而随着年底还贷、
销售目标完成的时间节点的到来,房企将会承受来自于销售业绩以及资金层面的更大压力,进而在土地市场上将会更加有心无力,预计未来除少数热门地块外,偏远地段、土地属性复杂的地块成交将会频频遇冷,土地市场低价成交、流拍现象仍将会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