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稳楼市 梳理新政四大重点
发布时间:2015-03-30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木子
摘要:新政发布后,多位业内人士对其可能对
楼市、尤其是
房价产生的影响难以达成一致。此前有传言说,央行将下调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下调
房贷利率,至今未得到证实或证伪,显然
市场还在等待着更多新政的出台。
对于中国的
房地产市场来说,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好似一声发令枪,各个主管部门在2015年
全国两会之后动作不断。继
住建部本周要求各地进一步降低
公积金贷款门槛,增加
公积金贷款额度之后,近日又传来最新消息,
国土部、住建部日前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优化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
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世界各国都认为房地产是重要产业,但是不是作为一种
投资拉动的主力呢?作用有所下降。所以通知不是强调了作为投资的支柱产业,而是强化了惠民生、城镇化的重要产业或者基础产业。
重点一:明确分类指导——住房供应偏多市县,住宅用地供应要减少
通知强调,要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省级住房城乡
建设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都要合理制定、确立住房和
土地供应规模。一方面,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另一方面,对住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不过,这一备受关注的新政如何落实仍有待观察。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到底哪种情况算土地供应过剩,目前没有明确提及。土地真正过剩的是三四线城市,但是让他们真正减少土地供应又不太现实,因为这些地方政府过去都是依赖土地财政的。所以从
政策本身来看,会有一些积极影响,但是影响力度可能还需要其他部门有关经济转型政策的配套。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这种模式已经走到极致。现在房子已经非常多,再供大量地,一是浪费,二是引发更多风险。
重点二:出现新鲜提法——尚未开发的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
通知说,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如果有
户型不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做出调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指出,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
不过,业内对于这一改变土地用途条款的可操作性存在质疑。
房产专家丁建刚:无论怎么转,这是一个涉及到法律和契约的问题,比如说去年你卖地的时候,这个条件是已经设定的。然后现在你又去变规划、变开发用途,当时想来竞买的其他
开发商就会质疑这个是一个契约。
重点三:一只落地的靴子——商品住房可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这一在住建部内部此前已经基本明确并已开始执行的政策,被摆到了明面上。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依此认为,新政中没有救市的意味,而是更接地气。
胡景晖: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如果土地长期闲置,房子盖了卖不掉,在市场上留存解决不了,那还不如转成民生性的保障性住房,总比资产浪费要好。
不过业内也有担忧,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界定可被采购的
商品房,如何防止寻租行为,都还存在完善空间。
重点四:双方联手作为——部门联手监督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和交易环节严重违法违规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国土部门可根据住建部门信息,限制或禁止其参与新出让房地产用地竞买;在
土地市场违法违规的,住建部门可依据国土部门信息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注销其资质证书。
总的来说,新政发布后,多位业内人士对其可能对楼市、尤其是房价产生的影响难以达成一致。此前有传言说,央行将下调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至今未得到证实或证伪,显然市场还在等待着更多新政的出台。
张大伟:包括央行等,应该也会有一些相应的房地产政策出现,我们觉得这些意义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