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全国楼市 > 《不动产登记条例》未面世原因揭秘 部门利益影响

《不动产登记条例》未面世原因揭秘 部门利益影响

发布时间:2014-07-14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杨晓敏

摘要:本该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至今未能面世,这引发了各界舆论对《条例》缓行原因的猜测。据悉,是因为与方案相关的各部委之间出现了过大的意见分歧,造成了这一《条例》没能如期上报国务院。

 
  虽然涉及不动产登记的相关部门分工已有安排,但仍存在异议。以住建部门为例,不仅不愿让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被拿走,而且还质疑国土部门操控住建系统房产信息体系的专业性。尽管存在一些异议也是正常的,不过,应快速解决各种异议,而不应该拖延《条例》出台。
 
  其实,各种部门分歧完全可以解决,关键问题是,以部门利益为重还是以公共利益为重。
 
  然而,由于《条例》制定过程不透明,各种分歧没有摆在阳光下讨论,那么,解决部门分歧的效率就不高,效果也不会好。更令人担心的是,部门分歧不仅造成了《条例》延期出台,会影响公众对《条例》的信心,而且,部门分歧还有可能反映在最终出台的《条例》中,影响制度效果和公共利益。
 
  尚在会商阶段的《条例》还在进行一些微调,而某些微调的结果似乎不是公众愿意看到的。国土部一位官员表示,“微妙的修改显示出各自的利益,总登记范围太广大了,把总登记修改成初始登记,其实是给自己部委留下了后路和权力。”言外之意是,微调是为了维护相关部门的利益。
 
  但是,当制度微调为相关部门留下后路和权力的同时,很可能也为制度留下了“后遗症”。虽然说部门利益与公众利益有时候是一致的,但很多时候却是不一致的,最终受影响的必然是公共利益。因此,对于有关部门可能在《条例》中留下的后路和权力,必须要妥善解决,不应该让部门利益法定化。
 
  显而易见,任何一部公共制度,必须去捍卫公共利益,绝不能去损害公共利益。但坦率地说,《条例》未能如期出台,已经影响到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进程和安排,如果相关部门的利益还要隐藏在《条例》中,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是长期的,后果也无法估量。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