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行哪些城市值得继续投资 三类城市上榜
发布时间:2014-07-25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杨晓敏
摘要:在楼市不断下行的情况下,不少城市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对限购进行松绑。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地方救市心切,但在信贷政策没有放松的情况下,救市的效果十分有限。
中原
地产首席
市场分析师张大伟称,本轮市场转冷更多的是由于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
房价过快
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
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上半年楼市正是对透支式的2013年的再次回调。因此即便是各地纷纷加大救市力度,效果也十分有限。
那么在进入到平稳期后,有哪些城市更值得开发企业和
购房者关注呢?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房价水平。”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
有媒体曾选取了2013中国公共财政收入最高的50个城市,对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进行排名。其中人口净流入超过100万的城市共有22个,包括了北上广深以及天津、苏州、厦门等沿海中心城市。基本上,目前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都出现在这22个城市里面。
不过,人口净流入并不是影响投资价值的唯一要素,一个城市房价是否坚挺也跟该城市的行政地位、在区域板块中的位置、产业结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水平密切相关。
例如东莞和佛山,人口净流入分别位列
全国第四和第八,但这两个城市的房价都在万元以下。像广佛交界处相隔一两公里的地方,如果是佛山的
楼盘,
价格就不到广州的一半。“我两年前在南海区那边买的房子,到现在一点都没升值,要是在广州买,至少都涨三成。”在广州一家金融机构上班的黄先生说。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以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级市东莞和佛山,虽然吸引外来人口众多,但他们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购买力。相反,由于周边存在两个行政级别更高、以服务业为主的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一大部分的高端购买力也被分流。
行政级别等级较高的城市,比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公共资源优势比较大,对有效购买力的吸引也就比较大。例如,到东莞的外来工很多,但他们并不一定会留在东莞;到广州的外来大学生很多,他们落户广州的机会、能力和愿望也要强很多。
因此,在沿海地区,人们渴望融入的城市主要是三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深圳、厦门、大连等计划单列市以及像苏州这样的经济
明星城市。在中西部,由于每个省基本只有一个中心,也就是省会城市,吸收了全省最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和最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这些城市也是未来吸引人口落户的重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西部省会城市都会保持较快的增长,比如呼和浩特所在的内蒙古全区人口总量不大,这几年吸引的人口净流入也不多。再比如东北地区,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早,城市化比例已经比较高,吸引的人口流入也比较少。而且由于这些城市的非商品化的
住房比较多,这也影响了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因此虽然沈阳、长春也是副省级的省会城市,但房价坚挺度远不如南方城市。
除了这些因素外,一个城市一定时期内的
库存对房价走势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以杭州为例,作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杭州的人口净流入不少,公共资源也很好,但由于目前库存量实在太大,加之之前房价已经偏高,因此今年以来杭州很多楼盘纷纷降价。
与杭州相反,同样是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则是另一个极端,这几年该市
土地供应一直偏少,但需求又很旺,因此基本上只要推出一块地,
开发商都会疯抢。
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宁波、兰州、昆明、沈阳和
太原这类城市的共同点在于供求关系失衡,市场供大于求,同时未来市场整体需求较弱,厦门、大连、武汉、成都和郑州等城市的共同点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应规模与压力较小。
总体来看,未来一两年,比较值得开发商进入的城市将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北上广深四个
一线城市,这些城市未来仍是各大
房企争夺的焦点。其次是沿海部分中心城市,如厦门、福州、南京、苏州、大连、天津、石家庄等,这些城市目前的市场空间也不错。还有一部分是中西部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如郑州、武汉、成都、西安、合肥等城市,在城镇化的大潮下,未来的发展空间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