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库存超2万亿元 年末或以价换量来减压
发布时间:2014-12-10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木子
摘要:央行11月下旬突然降息,随后半月部分一、二线
城市成交量和
价格立即出现回暖,一波翘尾行情或许能在这个
楼市寒冬,给
房企的年终业绩“釜底添薪”。
CRIC研究中心提供的统计
数据显示,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存货达2.23万亿元,环比上升5%。其中,4家大房企存货环比微增3%;15家中型房企存货较年初上升了25%;120家小房企增幅居中。部分
库存消化周期超18个月、同比涨幅超1倍的房企包括:大名城涨128%至26.36个月,苏宁环球涨154%至22.57个月,深振业同比增长135%至18.53个月。
不过,(12月9日)中原
地产研究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等
一线城市的
住宅土地成交全面创造历史记录。截至12月7日,3274.59亿元的土地成交额不仅提前突破2013年创造的历史记录,也是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全年将有望突破3500亿。
中国
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表示,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趋势还是体现为存货的增加。存货过高会占用房企的资金,使资金成本进一步升高,也会影响到房企的周转速度,使得
去库存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土地储备也凸显出房企面临高存货的压力。中金公司近期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很多房企的土地储备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万科的土地储备规模为10000万平方米,保利地产为7660万平方米,
恒大为15100万平方米。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销售下滑是造成存货上升的主因之一,房企去库存有待
市场的整体转暖,
开发商也需要在价格上做文章,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去以价换量。
陈晟表示,目前
房产行业的主要形势是千方百计去库存,对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会造成生存上的压力。库存的高企,也使一些地区的
房价滞涨。对于一些非常有把握的城市,房企可以进行一定的土地储备,而不是大面积的土地储备。放开
限购、降息等政策面的利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存问题,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压力。
很显然,去库存和市场需求的波动有明显的关联。在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看来,
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还包括城镇化人口增速放缓。
虽然四季度一二线城市成交不断回暖,不过,楼市整体成交火热程度仍然受制于高库存,即便一线城市也存在同样问题。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12月7日,
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93430套,虽然在政策环境的利好下,客户的入市积极性有所增加,但是与9万余套的库存相比,房企的去化压力依然较大。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介绍,当前北京
楼市库存主要集中在郊区新城,近段时间入市的
楼盘同样是以昌平、房山、通州等新城板块为主,同一个区域多个楼盘同时推盘,再加上区域内前期并未消化的库存,造成在售项目销售压力巨大,区域库存有所攀高。
二线城市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杭州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杭州
市区11月的库存一度突破15万套,其中住宅近10万套,创下历史新高。克而瑞数据显示,虽然杭州11月去化周期较10月大幅减少了21%,但截至11月底杭州的去库存周期仍约13.7个月。
链家分析师张旭认为,目前各线城市都存在库存压力,楼市成交逐渐回暖基调已经较为确定,但是不会出现恐慌性购买,房价估计仍然会保持在平稳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