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不能轻易简单用政治观点和行政手段去解决。只要翻开共和国六十二年的历史,此方面的案例多多,其教训反复验证,实在不必赘述。经济问题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就堵了人的思考和嘴巴。行政调节一旦超越了市场调节,腐败和垄断全都有了深厚的土壤。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要宏观战略视野和靠得住的驾驭能力。如果缺乏精准的产业普查、科学的产业规划和稳定的产业政策,就没有产业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经济问题必须用政治的观点去统领,还必须主要和最终用经济的手段去解决。
房地产“双体系”客观存在巨大的内涵差异。2010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相对于几年来的房地产的政策调控,这一抉择是进步的。相对于过去二十多年的住房体制改革,这一抉择又是原地踏步的。
“双体系”客观存在着主从并列、等量并列、商品房体系内含保障住房体系、保障住房体系内含商品住宅体系等四种体系政策抉择。在目前集中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考虑如何做到不冲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品房体系,几乎没有考虑如何做到“双体系”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几乎没有考虑未来中国城镇“双体系”各自覆盖的量化比重。我们甚至在没有解决好供应机制、申报机制、审核机制、退出机制、补贴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条件下,就冒然超大规模地发展保障房体系。
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历次重要文件从来都是要求政府在推进房地产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切实承担起中低收入者保障住房的建配责任。“双体系”从未否定,反而是多次肯定。是各级政府保障住房在长达十年左右时间里的总体职责缺失,而根本不是什么市场失灵,直接导致了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的目前困境。更糟糕的是很多地方打着稳定公务员队伍和吸收人才的口号,名义上建了不少的保障性住房,其结果都用甚至低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福利性的补贴给吃财政饭的人。官民不同步,利益差别大,怎么能够实现上下同心。
上一篇:李战军:全国商品房价格存抗跌止跌趋势
下一篇:卞洪登:高价房以其四大优势领跑另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