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政府官员集中抛售房产,追问其原因,主要是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新上任中央政府打出一系列反腐败的组合拳,官员反腐与网络反腐结合,掀起反腐败高潮。另外一方面是国家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住宅信息联网、房产税扩大试点工作开展。以致拥有多套房产的部分官员急于脱手名下房产。其实,部分官员急于脱手名下的房产,并不是市场上房价高企获利空间放大使然,而是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正由试点着手,由点到面地展开,逼得部分官员不得不用急售房产的“割肉”之法来免除重蹈广州番禺“房叔”的覆辙,以此达到破财消灾之目的。但是不排除部分公务员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实体企业投资或其他投资,今年市场不景气,资金偏紧,而且部分官员的确有考虑为转移资产到海外做准备。据其报道,公务员担忧这批并非通过正常收入途径获得的房产会被查。同时,他们对楼市价格走势顾虑较多,担心从二手市场转手卖出去不仅收益低于预期,以后还不能要回这些物业。而通过抵押,他们不止能套现,以后赎回这些物业的可能性也较大。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称“许多官员拥有几十套房子,对市场起着极坏的作用。预计今明两年二手市场将会很火爆,因为官员们开始卖房子了。当房子成为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由官员藏起来,这样的话房地产才会恢复到正常的市场。”经济学者王小鲁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高房价与“灰色收入”关系甚大。此前,长期关注该领域的学者王小鲁曾发表调查报告《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称2008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高出5.4万亿元。这部分统计局“漏掉”的收入称为“灰色收入”,并表示“其中三分之二‘灰色收入’集中在10%的城镇最富裕家庭”。“灰色收入”成了抬高房价的重要因素,那么,当“灰色房产”大量入市后,是否会如业界所言“房地产才恢复到正常市场”?事实上,这批“灰色房产”的数量目前仍然面临难以考究的困难。
目前广东正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公示的试点工作。实际上,早前国内有不少地区已制订了类似的计划,并将官员的房产信息纳入公布内容的范围内,但执行效果仍存在问题。除了“灰色房产”的数量难以统计、房产性质难以核实等问题外,即使官员将手上这批房产放盘或通过其他方式在市场得以流通,流通的时间和流通的数量均难以考究。据东方早报2012年12月24日报道说,“有部分‘灰色房产’躲藏在隐形渠道中,很难查出来。”广东省住建厅人士透露,有公务员的部分“灰色房产”并没有真正过户到他们的头上,或者公务员早已将房屋过户给亲友。他表示,这些背后都有不少力量的支持,一般难以核查。广东省住建厅人士说:“如果没有外力推动,官员卖房肯定都会留有一手。”即使这批“灰色房产”在外力驱动下大量地在市场中得以流通,满足了市场真正的需求,但促使高房价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房地产开发税费过高、土地出让金成本越来越高等。
上一篇:叶楚华:造势恐慌性购房是房产商的营销手段
下一篇:刘光宇:中国四线城市地产风险为何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