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开始之后,商业地产备受商家青睐,继商铺热、写字楼热之后,商业地产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展示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融汇着数十个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着丰富的资源,传承着古朴的民风,大同的文化品位深受商家青睐,其间的商业价值是可观的,商业意义是深远的。
大同虽属于三线城市,近几年,商品住宅市场升温,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项目一个接一个在大同落地。守着“大有”、“同人”、“大同”如此吉祥、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同市一大批商业地产纷纷登台亮相,商业地产成为开发商眼中的主角,商业地产大战也在暗潮涌动。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成为了开发商自我救赎的“法宝”。
商业地产的快速升温走俏,使得暗流汹涌的楼市资金开始向商用地产转移。开发商“造商”的速度和雄心震惊了整个大同房地产市场。万达影院旗舰产品、著名西餐厅必胜客入驻凯德世家广场,紫润芳庭引进北京王府井百货、凯旋城引进家乐福大型连锁超市……种种迹象表明,大同市房企已经把商业地产作为多元化发展的首选项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住宅调控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商业地产逐渐成为投资商眼中的新主角,很多避险资金相继进入商业地产领域。
对于一些手里有地的大开发商来说,住宅市场受到挤压,转向商业地产也是必然之举。
一位地产商营销人士表示,商业地产是否过热,供应量确实是一个重要数据,但还要看当地的消费水平和项目的具体位置。“现在有很多人是拿发达国家人均商业面积1.2平方米这个数字来作为商业地产是否泡沫的衡量指标。实际上,不仅我国一线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早就达到2—3平方米,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已超过人均1.2平方米,但这些城市的商业仍然很活跃。综合来看,大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上一篇:大同展览馆整体平移 延续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
下一篇:大同市展览馆平移工程正式开工 演绎神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