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大同市在建的保障房356.25万平方米、39609套在收工之中,今年新安排的222.35万平方米、23286套住房在陆续开工……
这是大同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在住房建设上向百姓交的答卷!大同市廉租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均排名全省第一。
三年时间,如此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安置,却没有引起大规模的上访,可见大同市委、市政府真正把百姓对住房的企盼及对生活的梦想来了个集中实现,这个“集中实现”真正是支撑“安居大厦”的基石!
决不能形成新的棚户区
解决棚户区群众的住房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为了避免贫困人口集中在一起,形成新的棚户区,市委、市政府在改造区配建了不同档次的住房。在具体实施中把握两条:一是在棚户区改造安置范围内,一半用于安置,一半用于市场开发;二是在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中配建棚户区安置房,促进片区融合,实现和谐发展。如今几条大道就在小区附近,不远处,就是大同市新的商贸中心,托起了这一片将住进10万户、30万矿工家属未来的生活档次。
在大同市,还有工矿棚户区的进城和城市棚户区要出名城保护区安置的问题。为了有利于群众在熟悉的社区圈选择安置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选址,选在名城保护控制范围外周边的黄金地段,东南西北布局。如城市棚户区在城东五处安置区,均选在沿御河生态园、大同城市房价地价最高的黄金地段。地价高达每亩400万元,房价每平方米5000元。在这样的黄金地段,政府舍得拿出来做安置房,牺牲了一点财政收益,换来了民生的根本改善,把好事真正办在民心,贯穿了执政为民、民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上一篇:大同市北城墙范围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及规划
下一篇:本站公布各市1到3月份省市重点工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