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大同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了一场定时间、定任务、定效果的城市美化运动,意在通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环境保护、园林绿化、违章建筑的综合整治,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及环境得到提升,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新形象,搭建招商引资新平台,全力打造宜居、魅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
5月上旬,大同市总投资9.8亿元以御河南北路延伸为主的城市道路拓改工程全面启动。在这些涉改路段看到,临街的所有违章建筑物和与城市景观不协调的建筑已被夷为平地或正在拆除。此举标志着大同市投资近百亿元,实施“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大手笔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整体规划正式启动,也折射出大同市赶超发展的加速。
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历史文化深厚,特别是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山西第二大城市的“排位”,都让人们对大同“另眼”相看。对此,一位机关干部深有感触:近几年,大同市用于城建的资金有上百亿,开工建设的矿山棚户区和新建的城市景观绿地、广场及一大批高标准住宅小区,都使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与其它发展快的同等城市比,与自身的名气相比,用“挑剔”的眼光看,大同发展的步子还是慢了。
投资大手笔,城建新思路。“一轴双城”分开发展的总体规划,就是以御河为轴,对河西古城进行整体恢复性保护,对河东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旅游业、商贸业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该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环境整治、改造、建设,主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市经营理念和方式具体实施。
在这次城建热潮中,拆除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成为大同人议论最多的话题。由于宣传到位、效果明显,在拆除整治中公正透明、雷厉风行,群众对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信任。目前,涉及到环境综合整治的违章建筑,主城区已拆除数百处;涉及道路拓宽改造拆除的违章和不协调建筑,仅迎宾路就达6万多平方米。
根据古城保护整治和新区建设规划,大同市已开始对古城范围内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开发的前期准备,像古城墙、关帝庙、文庙、善化寺等已被列为首批保护开发范围,上下华严寺、代王府和大同里坊民居的保护开发也在加紧进行。在城市建设方面,拓展城市道路功能和规划新区的工作已全面启动,新区范围内所有工业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暂被叫停。
上一篇:大同市今年将继续新建64条城市主命脉
下一篇:组图:体验大同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