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正以“一轴双城”之“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全新面貌探索着创造中国特色城市。
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承载着城市精神。进行城市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大同市为进一步落实城市定位要求,大力构筑生态宜居城市,在《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基础上,按照“古城保护、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矿区提升”的思路和“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战略,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区建设框架初步显现,古城保护修复如火如荼,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以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为主导,依托丰富的资源,大打文化牌,确立了古城保护的大思路、大格局,从2008年起,在3.28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景点修复保护工作。
曾先后开工建设了云冈大景区、善化寺、华严寺、关帝庙、府文庙、帝君庙、清真寺、法华寺、古城东南隅民居、纯阳宫、东城墙和站东清真寺、南城墙、北城墙、代王府、鼓楼东西街、北魏明堂、清真寺广场等保护与修复工程。修复后的云冈大景区、华严寺、东城墙等景区游人如织,连片保护而形成的整体风貌深受好评。
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品位得到极大提升。与古城形成强烈对比的御东新区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市政务大厅已完成搬迁,投入使用。市妇幼医院、市五医院、市中医院、北师大大同附中、市卫校、市实验小学、市法院、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等主体建筑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完善管网等配套工程,今年年底将陆续交工。总投资20.14亿元的新区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正在进行之中,文瀛湖大景区建设进展顺利。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正在御河东岸崛起。
几年来,我市共完成投资123.71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121条、300公里。仅2008年到2010年,共投入110.79亿元,实施了85条道路、29座桥梁,建设总里程219.512公里。今年又对62条道路进行了续建、新建。御河西路、魏都大道、云中路、迎宾街等城市主干道宽阔通畅,以御河东路、南环路东延、兴云街等为主干的御东新区已形成83公里的道路新框架。驱车行驶在御东新区宽敞通达的道路上,道旁绿树成荫,繁花入景,分外怡人。飞架在古城与新区之间的平城、兴云、北都、南环、迎宾等5座大桥巍然屹立,在大大缓解城市车流的同时,也为城市平添现代气息。省市重点工程——国道208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65%。云冈旅游专线、恒山旅游专线等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 荣乌、大呼、同浑、大天、浑广5条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顺利,对我市今年有望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及全市高速公路一小时经济圈的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于去年奠基的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正在加紧建设。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发展相辅相成,初见成效。
加快市政设施建设,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大同市口泉植物公园规划建设初绽新颜
下一篇:大同城建初现端倪散发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