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悠久历史打造塞外名城 展大同深受底蕴

2011-09-29  来源:0352房网  编辑:狄海霞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大同一带是一片浩瀚的湖水,考古工作者把这个湖叫“大同湖”,它是个封闭的内陆湖。那时候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参天乔木遍布湖畔。野马、披毛犀、大角鹿在这里追逐奔驰。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详细记载了魏都大同城的环境状况。

  “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澜,郁葱可冷。”这些都说明过去的大同地区曾经是草木丰盛、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宋代诗人翁卷纵情大同山水间也曾留下这样的诗句:“闲来上山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古都名城大同
古都名城大同
 

  “云山万重兮归路遇,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当年蔡文姬为胡兵所掳,被迫离开中原,前往边荒胡地(现在的内蒙古)而去,而彼时的大同,已是一片塞外景态。

  大同,一个大雅而又大俗、充满着矛盾和对立的城市。大雅,是指它丰厚而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就连它的名字,都充满着理想和浪漫的色彩。大俗,是指它同样著名的“煤文化”,那些被广泛传播的夸富文化和拜金现象。在城市建设上,大同似乎也有着同样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是老城的破败不堪,另一方面是新城市规划的高起点和大手笔。”大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20多年前,大同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又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入选国务院公布的13座较大城市,与重庆、大连、青岛、唐山不相上下。

  现在,大同却在山西省内11个地级市排名中,已经滑到了第6位。当地人形容大同城市形象时,调侃说:“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大同,这个浓缩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在时代车轮飞速前转的节奏面前,它的迟钝与曾经的优势都似乎都成为了被遗弃的“口实”。

  祖先为生活在这片热土地上的人留下了蔚为壮观的珍贵财富:武周山南麓留下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尊,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而在明朝修建的九龙壁体积要比北海九龙壁大三倍多,而且建筑年代早350多年。

  此外,还有恒山、古墓葬、万里长城、屯兵堡、烽火台、平城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落在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默默述说着过去众多古老的故事。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大同排名第三,位列北京、承德之后。只是在“一煤独大”的格局下,大同旅游未进行很好的开发,有人调侃:“南方人把传说变成了现实,大同人却把真实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传说。”

  如今,坐车往大同郊外走,东南西北到处都是起重机和脚手架,一座新楼盘正在长高,这座老城百废待兴,正酝酿着又一次的青春勃发。根据大同市新版规划,大同市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界,西边是旧城,东边是新城,在前所未有大力度的建设之下,旧城将复旧,新城将更新。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登木塔览名城胜景入地宫感受古都魅力
    下一篇:“雕塑之都”成为古城大同的文化名片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