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记者来到大同市文瀛湖西侧的御东新区文化中心,探访在建的承袭大同历史文化积淀,体现胡汉交融文化特征的大同博物馆。在文化中心偌大的建设工地上,大同博物馆已初具规模。该馆北与行政中心相望,西接大同大学,东邻大剧院,南望美术馆。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博物馆主体已基本建成,为保障施工,建筑主体被绿色的防火保温布包了起来。总投资3.2亿元的大同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2821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高度28.45米。建成后将具有学术交流、文物展览、文化艺术保护和公共服务等功能。
“因该建筑呈不规则形状,建设起来难度非常大”,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李文有介绍说,“这一工程结构非常复杂,曲线异型柱弧度大,柱体数量多且造型各不相同,呈不规则弯曲形状,在屋面部位形成双曲面造型,所以,在施工时,每个柱体的钢筋和模板均需单独放样。”
说起对工程的付出,李文有很是感慨。他说,他们32名管理人员每天工作在一线,精心研究指导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项目部技术科长王磊女儿出生十个月了,他没有时间回去看孩子,想孩子了就看看照片。总工徐福早去年一年都没有回家,今年仅“十一”长假回去5天。26岁的技术员孔凡现是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常年吃住在工地,连相处多年的对象也吹了。
说起工程进度,李文有说:“博物馆主体结构今年7月30日封顶,目前外墙封闭已完成,玻璃幕墙正在装修,钢网架、钢连桥正在施工。上下水、空调、电等管道安装工作正在进行中。博物馆粗装工作预计2012年7月30日完工,精装修工作2012年10月底全部完工,达到使用条件。”
北京城建集团大同博物馆项目部一负责人刘麟介绍说:“大同博物馆是由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崔恺设计的,该馆的建筑形态与龙文化和石窟文化相结合,与大同火山群的典型地貌特征相暗合,体现了‘胡汉交融’的地域文化特征。”
博物馆的外形宛如两条巨龙沉睡在大地之上。设计中将洞窟空间的形成方式引入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展厅与公共空间。完整的诠释了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无疑是最佳的去处的理念。
上一篇:大同市城建规划传承文脉展现晋善晋美
下一篇:登高远眺华严寺之艺术杰作揽大同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