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1日,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重点项目推进会上,市政府确立今年大同将全力实施十大工程,推动大同城市转型、跨越发展,全方位、立体化为建设美丽大同而奋斗。
大同市“十大工程”既:名城复兴、百企强市、百园立农、百校兴教、安居保障、城镇提质、收入倍增、生态建设、城乡清洁、平安创建。
名城复兴,为“三名一强”的重要内容,也为大同“一轴双城”城建模式的一部分,将大同建设成文化名城、旅游名都,古城修复工作正在积极的进行着,御东新区建设也紧随其后,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五大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太阳宫也在8月2日即将举办SD中国。
百企强市,市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制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强强联手、兼并重组等方式,向医药园区搬迁集聚,促使医药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同时鼓励同煤等本土企业扩大规模,进一步做强。坚持园区建设驱动,打造产业集群型开发区。
百园立农,2013年,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全市规划新建、改扩建的58个园区已开工57个,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0.5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08%。
百校兴教,城区持续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将强基固本、重师兴学、均衡发展和考核考评作为教育科学化的深化方向,将教研教学的跨区域对接作为教育管理的强化方向,多次组织校长、副校长赴京挂职学习,并选派学校优秀中层干部省内挂职学习或区内挂职交流。
安居保障,今年大同保障性安居工程有4个,保障性住房建设包含两块:一是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市本级新建保障性住房5项,共计61.45万平方米、8242套;县区新建保障性住房7项,共计77.36万平方米、9306套。二是今年续建项目,我市续建保障性住房项目43项,共80586套住房,已基本建成44240套。新开工的项目现已全部落实到各实施主体,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预计7月底可全部开工建设。
收入倍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今年,大同市加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城乡清洁、生态建设、城镇提质三大工程,实现与御东新区的同城化发展。今年重点启动总投资12亿元的恒安街北侧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恒安街示范街综合整治,解决辖区居民住宅、企业生产、办公楼燃气管线的接通使用,启动二医药园区集中供热工程。城乡清洁部分,户外小广告、全市乱摆摊点现象、乡镇街道无垃圾死角等方面进行大范围的清理。城区以“一年大变样、两年变新样、三年创一流”为目标,努力解决城市管理脏乱差问题,创建一批达标路街和示范路街,实现城市管理的延伸拓展、提档升级。矿区以节能降耗、生态绿化、环境保护三大方面推进,共建环保绿色矿区。
平安创建,全力开展社会管理“1331”项目。2013年,计划完成1万户以上房屋征收与安置任务,在向阳里、北关、振华南街3个街道整街推进社会管理试点,打造30个社会管理示范社区,培育100个社会管理先进单位。同时,该区将继续深化“平安城区”建设工作,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吸毒贩毒、黑恶势力等犯罪行为,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现在,城乡清洁工程已开展多日,在大道上或乡村中,可以看到最直观的效果,堆积了多年的垃圾终于清理了!城乡清洁工程有效地治理了城市的脏、乱、差行为,实施效果显著 受到市民一致认可。
“十大工程”建设改造中大面积减少了原煤散烧,增加大面积的绿地覆盖率,生态得到了持续好转。此外,电厂、水泥厂等企业脱硫、脱硝,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实现了达标排放,这些都为好环境提供了保障。另外,城市环卫机械化清扫率水平提高,扬尘污染控制有效,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得到大范围推广利用,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形成了社会合力,市民环保理念、绿色消费观的形成等,都推动了本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7月11日,在环保部网站公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大同市更是以污染指数14的指标名列第二,仅次于湖南德阳,其污染指数为13(污染指数50以下即为优秀)。同时,大同空气质量还首次排名超过令无数人称道的热带城市三亚。
之前,只要人人提起大同,都会想到整座城被煤炭灰尘笼罩,没有蓝的天、就连路边的植被上都飘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现在的大同,这些问题都是浮云,如今将为您展示一个大不同的古城风貌。
该内容由0352房网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上一篇:平城街(原雁同西路)北城墙段本月可竣工通车
下一篇:客运出租行业为迎接SD中国全方位提升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