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出保障性住房存质量问题的消息。公众纷纷提出质疑,保障性住房何时才能成为“安心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到地方检查保障性安居工程时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丝毫不能放松。他说,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
“规范保障性住房的相关建设应当首先要在摸清居民生活状况的前提下,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如什么样的人需要保障性住房、政府部门能提供多少地、相关的人和资金如何落实、多少年能解决多少户,这些问题都需要先研究、再建设,而不是先定任务再建设。”莫纪宏说,目前,保障房建设的资金还存在很大的缺口。所以,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主要还是应该从制度上去完善。
莫纪宏认为,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
部分保障房质量难如人意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最大拆迁安置小区——龙安商贸小区的房屋被曝存在承重梁、屋面、外墙裂缝和渗水等现象,部分房屋甚至出现楼板踩穿、房屋沉降等严重现象。
安徽当地媒体的消息显示,目前,该县启动问责程序,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小区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全过程进行调查,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据记者了解,随着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北京市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建设部门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专项监督,组织工程质量网格管理执法检查,以保证及时排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在采访中,大多数居住保障性住房的市民都反映房子质量还不错。不过,也有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旗胜家园20区15号楼的丁力全告诉记者,他们小区属于“两限房”,他自己住的房子还好,但26区的房子由于水泥的混合程度不达标,很多户主都是在收房后将阳台打掉重新盖的。“当然,这个问题最后是由开发商解决的”。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2010年8月左右,北京市大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保障房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大兴区南大红门旧宫三角地8栋住宅工程出现混凝土试块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
2011年4月,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省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被曝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当地政府组成专家组对房屋进行全面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1栋楼的个别楼层不同程度存在露筋、空洞、蜂窝麻面、阳台栏板强度不够等质量问题,其中有3栋存在混凝土构建强度偏低等严重质量问题,部分楼层被要求拆除重建。
“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量很小,所以房子的质量就欠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莫纪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保障房多被“发配”郊区
除质量问题外,保障性住房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也频遭诟病。
经过准备材料、漫长的等待,李飞终于在2004年购买到了位于北京市香山南路的西山枫林小区二区的经济适用房。
“这个小区是2002年左右建成的,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李飞对记者说,房子虽然便宜,但配套设施难令人满意。
李飞说,小区附近的医疗设施就很不完善。小区附近没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倒是有家首钢医院,但坐车还得半个多小时。要是想去好一点的医院,就得去更远的地方,看病确实不方便。
上一篇:阳光销售进入湖州市 一房一价将登录官方网站
下一篇:沙漠高尔夫球场现身陕西 违建导致水域严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