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日前发布公告称,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和广州市辉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30.7亿元的总价获得广州市荔湾区大坦沙铁路以北地块的国土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公告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地块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中小学用地,土地面积为272749平方米,建设面积近59万平方米,折合楼面地价5205元/平方米。
30亿“啃”下“硬骨头”
虽然仅“5字头”的楼面地价并不高,但高达30.7亿元的总价还是创造了2011年以来广州单块土地出让的总价记录。记者获悉,截至11月28日下午拍卖开始之前,仅有一位竞拍人参与该地块的竞拍,即为上述广州地铁联合体,因此,该地块最终以底价成交。公开资料显示,广州房管局是在9月19日挂出关于该地块的出让公告,到11月28日的70天时间内,直到最后时刻才找到“买家”。
由于占地面积大,地质结构复杂,且在规划建设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上述地块一直被认为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广州地铁综合体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地块的楼面地价尚处在合理水平。记者获悉,广州地铁此前已进入过地产行业,但开发的物业项目并不多。
以广州为例,实行“勾地制”后,广州推出的地块几乎都以底价成交,记者经历的几次土地拍卖会中,现场气氛之冷清实属近年来之罕见。一些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即表示,在内地开发商纷纷对拿地持保守态度的情况下,广州土地市场实际上已经提前“入冬”。
土地市场现“抄底”良机
著名房地产专家、广东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表示,让广州地铁坚持逆市拿地的背后动力,最主要是该地块未来可开发价值高和楼面地价相对较低。此外,广州地铁一直想进入房地产,手上大量的现金,却苦于寻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地块,现在正好赶上楼市调控的好时机。
就在上述地块出让的当天,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旗下凯德中国豪掷65亿拿下重庆市一商业地块,其对该项目的总投资将达到210亿人民币。此外,长江实业在广州的首个项目也在日前入市,而和黄也于近期完成了在佛山的布局。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港资房地产企业在内地的战略思维非常明显,内地房地产行业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逆市拿地能够有效降低资本运作成本成为重要原因。
谢逸枫指出,无论是非房地产企业拿地还是外资进入,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广州地铁逆市拿地的个案只能说明该地块的条件为其再入地产界提供了合适的时机。此外,与资金趋紧的内地房企相比,无论是外资还是类似与广州地铁这样的 “外行”都并不“缺钱”,但这些都很难预示土地市场开始出现转机。
11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与广州市辉兆有限公司联合体以30.7亿元的总价拿下广州大坦沙铁路以北地块,创造了2011年以来广州单块土地出让的总价记录。虽然部分主流房企纷纷减缓拿地步伐,但一些“外行”和港资(外资)房企拿地热情不减反增。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内地楼市调控带来的土地市场低潮或许正是这些“外来和尚”逆市抄底的好时机,但一些成功出让的个案并不意味着土地市场已经出现转机。
上一篇:郑州市一建筑发生火灾 业主为抵制强拆而自焚
下一篇:一网友发微博伪造上海市首富经理拆迁内幕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