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沸沸扬扬的风景名胜被富豪圈占的风波,在政府介入后可望得到平息。但一些研究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专家却指出,长沙“岳麓山变会所”事件,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弊端。
在毛泽东诗词中被描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是湖湘文化的孕育地,是归葬黄兴、宋教仁、蔡锷等近现代革命先贤的圣地,也是供海内外游客免费休闲游览的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如今竟被人拿来办起了“豪华私人会所”。
古景区冒出铜臭“新古董”
江南的初冬,依然满目苍翠。位于湘江之畔的岳麓山,红红的枫叶依然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漫山遍野。沿着岳麓山脚下“爱晚亭”一侧的山道,记者一行驱车约5分钟,就进了位于山林深处的“麓山沁园”。
占地面积约10来亩的“麓山沁园”,看上去似乎更像一座仿古江南园林。几幢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分布在山间和林下,其间有条清澈的山溪缓缓流淌。这里兼做前厅和会议室的“中堂”,摆放着一些仿红木家具。
室外林荫下,支着别致的阳伞。在2套豪华客房里,拥有下沉式的大浴缸和半通透能看见头顶白云蓝天和树冠的玻璃屋顶,面积不大的卧室里还摆着些被漆成闪闪发光金色或银色的高密度板家具。
科研基地变“会所”
闻讯纷至沓来入“园”参观的很多长沙市民产生不同的观感。有的市民认为这里有些“奢华”,有的撇撇嘴说“不过如此”,但对于被“私人圈占为豪华私人会所”,则是一边倒地反对。
记者采访岳麓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易建华等人了解到,“麓山沁园”的建筑物,系在国有原“麓山景区兰花生产基地”的温室、花房、展览曲廊、管理用房等老建筑物基础上“整修”而成。但是,其建设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至今仍是个谜。
“风景名胜区是公共财产,长沙市不久前才宣布岳麓山、橘子洲等风景点对游客免费开放,这里却还有人在岳麓山办‘私人会所’,这不是与政府的要求‘开倒车’吗?”一位市民说。
管理方对“谢绝”游客道歉
麓山沁园的管理方,是麓山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晓梅先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会展宣传册后说,“麓山沁园”2011年11月中旬竣工后,先后为两位知名画家举办过油画展和国画展,眼下园内艺术长廊正在举办一个名为“美丽相约”的岳麓山风景摄影展,12月底则还将举办一个知名画家的作品展。
李晓梅等人坚称,“麓山沁园”经营管理方名字里虽有“麓山会”三字,但开业至今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会员招募”,也没有收过任何人“会费”。至于对外报价每天或每餐万元的2套客房和3个餐饮包厢,只是一个“概念”,启用至今一个多月,没有按照这种价格做过一单生意。
上一篇:灞河岸边惊现闲置别墅群 荒草丛生成群众心病
下一篇:俩兄弟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百万余元最终事发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