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化严重,云冈石窟“最华美”石窟群五华洞27日正式开工进行危岩体抢救加固及保护性窟檐修建,这是继2008年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之后,针对云冈石窟文物本体进行的又一项大型保护工程,标志着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省文物局局长王建武、副局长刘正辉等出席开工仪式。
耿彦波出席仪式并致辞。操学诚主持仪式。
云冈石窟是我国现存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云冈石窟千百年来一直处于洞窟病害、石刻风化的困扰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对云冈石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但是,威胁云冈石窟的主要原因——水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按照传统的石窟寺营造经验,修建窟檐可以阻断大气降水对洞窟外壁的直接冲刷,确保窟内温湿环境的相对稳定,有效地减轻水对石雕造像的侵害。2010年至2012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分别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省古建所等单位,制定、编制了“五华洞”岩体加固及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等设计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专家组的批准,由此展开对云冈石窟新的保护。
耿彦波在致辞中说,16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先在武周山开启了宏大的文化工程,这一工程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高不可及的丰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900多年前,作为辽金陪都的大同对云冈石窟进行了浩大的保护工程,迎来了云冈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辉煌,我们现在看到的遗址多是当时的遗存。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在国家、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云冈石窟五华洞岩体加固及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了,这是我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瑰宝——云冈石窟将与山河同在、共日月永恒。耿彦波说,对云冈石窟有着百年千年历史的造像、雕刻艺术等实施完整保护是云冈石窟的灵魂和生命所在。此次进行的云冈石窟窟檐保护工程对云冈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设计、施工单位树立现代的保护理念,充分运用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不断完善,不断推进,把该工程打造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借天下文化保护之大成,创云冈保护工程之大美。
刘正辉代表省文物局对工程开工表示祝贺,并希望在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同时,加大对云冈石窟的研究力度,使之成为文博战线的明珠。
开工仪式后,在耿彦波、操学诚的陪同下,王建武一行详细查看了五华洞洞窟保护情况。并先后赴九龙壁、华严寺、清真寺、善化寺等处,就文物本体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上一篇:大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下一篇:黄河水已入注文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