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社会而言,钱和物总是相对应的,当钱在不断地增加而物没有相应增多时,物价就必定不断地上涨,你堵得住房价,你堵不住一切,经济规律总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作用的。
国务院频频下发楼市调控政策,可真正的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所给出的思路已经是一片混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央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没有弄清三个问题。
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涨得这么快?
既要做房价调控,首先就要清晰房价上涨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在中央看来,一线城市近期出现了房价下降的迹象,是因为一线城市实行了限购,而许多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不断飙升,是因为这些二三线城市没有实行限购。因此,有必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限购范围延伸到部分二三线城市。
这样的思路恰恰是因果倒置。正因为一线城市实行了限购,使得人们的投资渠道受到了限制,百姓们迫不得已将投资方向从一线城市转到了二三线城市,因为投资房产是老百姓投资保值最简便的渠道。谁也不愿意手中的钱活活地憋死在银行储蓄里,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被通货膨胀白白吃掉。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判定,如果中央真的要对房价上涨较快的二三线城市实行限购的话,那么,原本房价上涨较慢的其他二三线甚至是县级城市又必将迎来新一轮房价上涨狂潮。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因为钞票印出来了,总是要发生作用的,此处不让用,自有有用处。中央政府如真的想全面控制房价,第一任务就是停开印钞机而不是扩大限购范围。
当然,依照中国政府的权威,在全国各个城市乃至农村都实行限购也是做得到的,但权威再高神通再大,也有力所不及的事情,那就是不可能让已经印发出来的人民币停止流通。当房地产的投资渠道全部堵死以后,在许多投资领域又被国企垄断把持的情形下,人们必定会把投资转向其他方面。当多余的钱更多地流入到消费领域时,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价格必定全面上涨,到时候除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重新上演之外,说不定又有更多的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商品价格会继续上窜下跳。
二、楼市调控的目的是什么?
调控当然是为了降低房价。可是,我要问的是,降低房价又是为了什么?降低房价自然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假如这样的回答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限购与不限购哪一种方案更能使老百姓买得起房和住得起房。
限购令的出台,固然使一些投机分子失去了炒作的平台,但也彻底扼杀了众多打拼一族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里安居乐业的希望,这是不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总不能说纳税没有满5年的购房人都隶属于炒房团?
限购令的出台,的确对部分一线城市的楼市产生了影响,有的地方开始出现了一手房价大幅低于二手房价的现象。但是,这样的价格并不是市场的真实价格,因为这样的降价只是让原城市少数居民可以买到便宜的房子,却让更多的需要进城或者迁徙的老百姓失去了买房的机会。房价固然便宜,但老百姓却买不到,这样的降价有意义吗?这种价格仅仅是名义价格,与计划经济年代凭票供应的产品价格如出一辙。
更要命的是,由于限购令的出台,人们预期出租房的数量将得不到补充,导致这些地方的房租价格应声而涨,本来500元可以租个20平米,可是如今却只能住地下室,这使得那些打拼一族苦不堪言,他们既失去了买房的机会,又平添了租房的压力。原居民得到了购买便宜房子的收益,成本却让那些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来全部承担,这公平吗?
从实际情况看,中央政府不断印发钞票,更多的是在侵蚀富人的利益,因为富人们钞票更多。当他们慌不择路地购进大批房产时,其实正是富人补贴穷人的开始。他们不断购房固然可以坐享抵御通胀的好处,但由于空置房太多,房租的价格就特别低廉,穷人们可以付出更少的代价来租到更好的居住环境,直至他们取得保障房的那一天(大家别指望调控可以使价格下降到真正的穷人也能买得起房)。可是,人为的限购使得这一补贴的链条发生断裂,使穷人们既买不到又住不好。
三、调控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罢手?
由于还有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中央政府便要继续进行所谓严厉调控,那么这种调控可能会无休无止,因为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会浮起来,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
上一篇:二套房贷首付需40%的明确出台对新盘影响甚微 
下一篇:石家庄棚改项目稳步发展 将于10月底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