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了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主题之一。
温家宝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控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商品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推进商品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方式转变。
土地整治重启
在今年上半年备受批评的土地城乡统筹工作,被重新列入重点工作内容。上述常务会议指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而土地整治工作重启,广受诟病的赶农民上楼的现象是否会再度抬头,也备受关注。
温家宝指出,要开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完善土地收益基金制度,明确土地收益基金计提比例,专项用于耕地保护。
而上述4亿亩新增基本农田,主要依靠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完成。
记者了解到,国土资源部主持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已经在近几年内补充了上亿亩耕地,从2008年开始,基本做到了每年新增耕地与占用耕地的基本平衡。
相关人士指出,这是国务院关于房地产调控方面的新举动,将商品房用地供应作为调控的新方向,增加土地供应,防止商品房市场大起大落。
2010年底,一直被当作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典型的成都试点被叫停。但是,此前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也遇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
据记者调查,之前对于土地城乡统筹等工作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农民补偿不到位、地方政府借土地整治的机会大搞征地运动等问题。
商品房供地纳入调控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位专家指出,土地整治是在城市化路径下,做到耕地保有量基本平衡的主要手段。中央有耕地补偿基金,地方政府也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耕地补偿费。
上述专家指出,从长远来看,走土地整治的路子是解决中国土地占用矛盾的路子,需要解决好农民安置问题。此外,还建立耕地补偿奖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补充优质耕地。
但是,重新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前提是不得损害农民利益。温家宝指出,要认真落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加快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此举意味着,建设用地的主要矛盾有望缓解,为一度被叫停或诟病的土地整治工作又将大举推动。
按照依法、严肃、有效的原则查处征地拆迁中的违法案件,严格责任追究,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修订,切实规范和完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维护农民权益。
温家宝指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增加商品房用地供应
相关人士指出,保证1000万套保障房用地计划,是今年土地供应的主要工作,已经列入地方供地考核任务。没有完成保障房供地任务的地方政府,不得出让商品房供地。
7月20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发布《2011年1-6月份全国住房用地计划执行情况》指出,今年上半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仅完成了26%,但从供应节奏看,一般1季度为供地的低谷,2季度土地供应开始增加,3、4季度达土地供应的高峰,因此,下半年住房用地供应将会增加。
国土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各地上报数据,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2011年1-6月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57406.82公顷,与去年同期(56108.22公顷)相比增加2%,同比增幅较大的地区有新疆建设兵团、山西、海南、新疆、福建、青海等。
上一篇:安徽省3市保障房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九成
下一篇:国务院3部委首推土地财产补偿+安置保障新模式